[实用新型]一种PCB微钻钢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4697.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6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锋;王雪峰;王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鼎泰高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3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本体 钢柄 夹持腔 本实用新型 夹持装置 锥形口 微钻 圆形引导口 弹力装置 通道内壁 方便夹 螺纹段 梯形孔 底面 夹持 匹配 损伤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微钻钢柄夹持装置,包括一夹持本体,所述夹持本体上部设有夹持腔,所述夹持腔在所述夹持本体表面设有圆形引导口,在所述夹持本体内部设有与钢柄相匹配的梯形孔,所述夹持腔底部设有锥形口,所述锥形口与所述夹持本体底面相贯形成一弹力通道,所述弹力通道内壁靠近所述夹持本体底面设有螺纹段,且所述弹力通道内部设有用于固定钢柄的弹力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在钢柄加工时能有效的方便夹持,而且夹持时不容易出现对钢柄的损坏损伤状况,降低了企业对于材料的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钻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微钻钢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PCB用硬质合金微钻头的企业,由于PCB微钻针柄部已成型,其在检测过程中,需夹持柄部对刃部刀面形状进行检验,且柄部硬度较高,过程控制不当易对柄部造成刮伤,造成物料返工、报废等,导致生产材料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B微钻钢柄夹持装置,不仅在钢柄加工时能有效的方便夹持,而且夹持时不容易出现对钢柄的损坏损伤状况,降低了企业对于材料的投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CB微钻钢柄夹持装置,包括一夹持本体,所述夹持本体上部设有夹持腔,所述夹持腔在所述夹持本体表面设有圆形引导口,在所述夹持本体内部设有与钢柄相匹配的梯形孔,所述夹持腔底部设有锥形口,所述锥形口与所述夹持本体底面相贯形成一弹力通道,所述弹力通道内壁靠近所述夹持本体底面设有螺纹段,且所述弹力通道内部设有用于固定钢柄的弹力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夹持本体下部还分别设有一组定位孔和固定孔,所述定位孔内部设有定位柱,用于夹持本体与工作台的基准点对位,所述固定孔通过紧固件与工作台固定,用于增加夹持本体和工作台的牢固程度。
所述弹力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弹力通道内部的钢珠、弹簧及压紧螺栓,所述钢珠直径是所述弹力通道外径的10/13,所述压紧螺栓设于所述螺纹段内部。
所述锥形口所在端面与所述夹持本体底面呈118度。
所述夹持腔内径不小于所述钢柄直径的1.1倍。
所述夹持腔底部设有锥形口,能有效防止钢珠进入夹持腔内部,所述锥形口与所述夹持本体底面相贯形成一弹力通道,所述钢珠直径是所述弹力通道外径的10/13,便于钢珠进入弹力通道;所述弹力装置中的压紧螺栓,用于对弹簧起到加压推动作用,促使钢珠在受力后还具有弹力作用;所述圆形引导口有助于钢柄进入夹持腔的引导,防止钢柄进入时与型腔夹持机构壁端接触,造成刮伤;所述夹持腔内径不小于所述钢柄直径的1.1倍,能防止钢柄在进入夹持腔时产生偏摆和因受力与型腔夹持机构壁端接触造成刮伤。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采用此夹持腔可避免钢柄的刮伤,夹持本体通过两个定位孔与平台基准点定位,用两套紧固件将两个定位孔与平台基准点一侧的固定孔紧固,在夹持本体内部的弹力通道先后装入钢珠、弹簧和压紧螺栓,使钢珠的一面进入弹力通道,并部分进入夹持腔内部,通过压紧螺栓加压于弹簧,促使钢珠赋有弹力,当外部机械手夹持钢柄通过引导口进入夹持腔时,由于夹持腔内径大于钢柄直径的1.1倍,可避免钢柄与夹持腔接触,避免刮伤,当外部机械手夹持钢柄向型腔内进入时,钢珠受力后弹回,外部机械手送入到位后松开收回,通过外力推动钢柄在夹持腔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弹簧通过钢珠施加一定的力度对钢柄进行固定,从而达到改善钢柄刮伤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在钢柄加工时能有效的方便夹持,而且夹持时不容易出现对钢柄的损坏损伤状况,降低了企业对于材料的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左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鼎泰高科有限公司,未经南阳鼎泰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4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身铣磨夹具
- 下一篇:立柱四周高效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