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无卡判断功能的发卡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5178.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7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奇;周武德;任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爪 固定块 手部 发卡 判断功能 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领域 平行四边形 驱动 导电橡胶 活动结构 活动连接 可伸缩的 突出部位 相对设置 弹簧 内陷 外端 卡片 模仿 造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无卡判断功能的发卡机器人,包括手部,所述手部包括U型的固定块、在固定块的内陷部位设置的可伸缩的驱动块和相对设置的一对夹爪,每个夹爪通过两根连杆分别活动连接于固定块的其一突出部位上并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活动结构;驱动块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弹簧与夹爪的外端相连。本发卡机器人模仿侍者造型和动作,而手部通过导电橡胶接触与否表征夹爪之间是否有卡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无卡判断功能的发卡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一些安保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公司、酒店等需要对进出场人员进行管理,要靠侍者发电子卡片来进行身份确认。但侍者统计进出场人员费时费力,容易出错,而且人力成本高。本公司开发有一种自动发卡机器人,是通过发卡机将卡片送出,然后利用发卡臂夹取卡片送给客人。在夹取过程中,由于发卡机未送出卡、卡片从夹爪掉落或卡被抽走等状况,需要判断夹爪上是否有卡片。以往采用感应装置来表征发卡机有无卡片,功能不够全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卡判断功能的发卡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无卡判断功能的发卡机器人,包括仿生机体,仿生机体包括中空的身部、位于身部下方的底部、位于身部上方的头部和位于身部一侧的发卡臂;所述身部内设有发卡机,发卡机的出口位于发卡臂一侧并倾斜向上;发卡臂包括连接于身部的上臂、位于上臂末端的下臂以及位于下臂末端的手部,所述上臂能做出外翻和前曲动作,所述下臂能做出内翻动作,所述手部能从发卡机的出口取出卡片;所述手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夹爪,两个夹爪的相对面设有缓冲垫,缓冲垫是一种导电橡胶,两个导电橡胶接触时连通一个卡片检测电路。
具体的,所述手部还包括U型的固定块和在固定块的内陷部位设置的可伸缩的驱动块,每个夹爪通过两根连杆分别活动连接于固定块的其一突出部位上并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活动结构;驱动块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弹簧与夹爪的外端相连。
具体的,所述头部设有脸部辨认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身部的正面设有用来显示客户信息和指引信息的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身部的正面设有用来显示客户信息和指引信息的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的前方设有移动感应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有无卡判断功能的发卡机器人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卡机器人模仿侍者造型和动作,而手部通过导电橡胶接触与否表征夹爪之间是否有卡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自动发卡机器人去前盖的主视图。
图2为手部的去盖立体图。
图中数字表示:
1-身部,
11-发卡机,
12-显示器;
2-底部,
21-移动轮,
22-移动感应装置,
3-头部,
31-脸部辨认装置;
4-发卡臂,
41-上臂,
42-下臂,
43-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51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