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取样修复一体钻机的底部进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5536.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功弼;李航;张辉;居乔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油缸 进油口 液压油接口 底部支座 进油机构 土壤取样 钻机主体 出油口 滑架体 油缸 钻机 机械能 修复 本实用新型 活塞 设计优化 尾端固定 油液压力 动力头 缸杆端 回转体 液压泵 油管 滑架 尾端 速比 整机 紧凑 体内 转换 | ||
本专利公布了一种土壤取样修复一体钻机的底部进油机构,包括钻机主体,所述钻机主体通过回转体连接滑架体,所述滑架体内设有主油缸,所述滑架体底部设有底部支座,所述主油缸的缸杆端连接有冲击动力头,主油缸的尾端固定在底部支座上,所述主油缸的尾端设有液压油接口结构,所述液压油接口结构上同时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所述进油口将液压泵输入的油液压力转换为主油缸的带动活塞的机械能。本实用新型设计优化,进油口出油口距离紧凑,便于整机油管的布置,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油缸在一定压力下的速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机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土壤取样修复一体钻机的底部进油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钻机上的液压布管,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部分,因为出油口和进油口分别在油缸的两端,造成了线路过长,容易老化等诸多问题,当油缸推动运作时,会影响管路的寿命,就会造成后期的成本增加,不利于钻机工作的继续推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土壤取样修复一体钻机的底部进油机构,改变了原有的底部顶部进油方式,通过这样的设计合理化了液压管路的布局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油缸的速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土壤取样修复一体钻机的底部进油机构,包括钻机主体,所述钻机主体通过回转体连接滑架体,所述滑架体内设有主油缸,所述滑架体底部设有底部支座,所述主油缸的缸杆端连接有冲击动力头,主油缸的尾端固定在底部支座上,所述主油缸的尾端设有液压油接口结构,所述液压油接口结构上同时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所述进油口将液压泵输入的油液压力转换为主油缸的带动活塞的机械能。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接口结构的外侧连接有油缸安装头,所述主油缸通过油缸安装头固接于底部支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接口结构为圆柱体结构,该圆柱体结构内设有分别连通进油口和出油口的通道,所述油缸安装头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接口结构与油缸安装头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油缸安装头的矩形结构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用于和底部支座安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进油口和出油口设置位置较为相近,便于整机油管的布局,在一定压力下能够提高速比,零件寿命得到了提高等优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土壤取样修复一体钻机的底部进油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土壤取样修复一体钻机的底部进油机构的主油缸位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土壤取样修复一体钻机的底部进油机构的主油缸位置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回转体, 2、进油口,3、出油口,4、底部支座, 5、钻机主体, 6、滑架体, 7、主油缸, 8、冲击动力头, 9、液压油接口结构, 10、油缸安装头, 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技术实施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5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