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养殖鼢鼠的饲养笼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8525.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0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军虎;王缠;姚宝辉;谭宇尘;张倩;蔡卓山;杨莹博;王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层盖 上层 活动室 挖掘 孔洞 休息 本实用新型 上层底壁 室内养殖 下层侧壁 饲养笼 内壁 圆型 鼢鼠 下层 室内 饲养 侧壁垂直 地下环境 顶部设置 动物生长 高原鼢鼠 活动通道 室内饲养 室外环境 下层底壁 装置结构 投料门 侧壁 填充 繁殖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养殖鼢鼠的饲养笼。其包括上层的活动室和下层的休息挖掘室,其中活动室的顶部设置有上层盖,所述上层盖上设置有投料门,上层盖与上层内壁、第一上层侧壁和第二上层侧壁垂直连接,活动室内设置有活动通道,活动室和休息挖掘室之间设置有上层底壁,上层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型孔洞和第二圆型孔洞,所述休息挖掘室由第一下层侧壁、第二下层侧壁、下层内壁和下层底壁围成,休息挖掘室内填充有土壤。本实用新型的高原鼢鼠室内饲养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推广,饲养环境适宜该动物生长、繁殖,不受室外环境的影响,极大程度的模拟地下环境,饲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养殖鼢鼠的饲养笼,属于生物实验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啮齿类物种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该物种进行了研究,但由于高原鼢鼠实验室养殖成活率不高,导致许多后续工作停滞。高原鼢鼠的室内养殖困难主要体现在其对室内普通环境的适应性,导致其应激性,难于存活,因而更难于进行实验室繁殖。目前有关高原鼢鼠的养殖、生殖等研究进展困难,而目前缺乏一种高原鼢鼠室内饲养装置。
目前没有明确高原鼢鼠室内饲养相关饲养装置专利和文献的报道,在实验室中现有的饲养装置没有明显分层,未能模拟地下环境。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养殖鼢鼠的饲养笼,装置模拟了高原鼢鼠地下的生存环境,在土壤中可以进行挖掘,提高鼢鼠的选择性,也提供了客观的近似野外条件下的环境,饲养操作简单,鼢鼠成活率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室内养殖鼢鼠的饲养笼,其包括上层的活动室和下层的休息挖掘室,其中活动室的顶部设置有上层盖,所述上层盖上设置有投料门,上层盖与上层内壁、第一上层侧壁和第二上层侧壁垂直连接,活动室内设置有活动通道,活动室和休息挖掘室之间设置有上层底壁,上层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型孔洞和第二圆型孔洞,所述休息挖掘室由第一下层侧壁、第二下层侧壁、下层内壁和下层底壁围成,休息挖掘室内填充有土壤。
所述投料门为矩形,投料门位于上层盖正中央,投料门的长宽为20cm×20cm。
所述第一圆型孔洞和第二圆型孔洞位于活动通道左右两边,第一圆型孔洞和第二圆型孔洞的直径为8cm。
所述第一下层侧壁、第二下层侧壁、下层内壁和下层底壁均由遮光材料组成。
所述活动通道为圆柱形,活动通道的直径为8cm,其横放固定在活动室内,活动通道位于上层底壁正中央。
设置的上下两层,上层用于活动,下层用于休息和挖掘,最大程度的满足了高原鼢鼠的生活习性,下层模拟了地下环境条件,储备有普通土壤,便于高原鼢鼠休息和挖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原鼢鼠室内饲养装置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合动物实际情况分为地下、地上两部分环境;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更适宜动物生存、生长、繁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8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实验动物饲养笼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宠物居住玩耍的多功能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