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热解炉的二燃室燃烧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8740.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1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家;余仲兴;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6;F23G5/44;F23G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18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出口 二燃室 热解炉 燃烧调节 燃烧 炉体 高效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 部件调节 出口烟气 垃圾燃烧 燃烧状态 生活垃圾 对设备 氧气 安全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热解炉的二燃室燃烧调节机构,其包括热解炉炉体,所述热解炉炉体上设置有二燃室,所述二燃室上设置有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出口,其中,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出口上均安装有用于改变该出口烟气大小和方向的调节部件。上述用于热解炉的二燃室燃烧调节机构能够根据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出口的垃圾燃烧状态,通过调节部件调节一侧烟气出口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为另一侧二燃室提供充足的氧气,进而使生活垃圾更加充分地燃烧,在热解炉内燃烧达到最佳的燃烧状态。不仅大大降低因燃烧不充分而导致的工况不稳和对设备的损耗;而且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适合大面积开发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生活垃圾的热解炉的二燃室燃烧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其中,焚烧已成为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城镇生活垃圾在焚烧处理的过程中一般选择使用炉排炉或者循环流化床炉。这类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特点,由于是过氧燃烧,燃烧过程中易生成二噁英,且烟气中含有较多的飞灰,易对整个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热解气化技术作为一种绝氧或缺氧燃烧技术,可以降低二噁英的生成量,并减少飞灰排放量,成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重要技术。
热解气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两段式焚烧,其一燃室主要是对生活垃圾剩余有机部分富氧燃烧,无机部分进行过火熔融;二燃室是可燃气体燃烧室。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我国生活垃圾成分复杂且入炉前分选不彻底等问题,经常出现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解炉的二燃室燃烧调节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活垃圾热解时存在的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热解炉的二燃室燃烧调节机构,其包括热解炉炉体,所述热解炉炉体上设置有二燃室,所述二燃室上设置有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出口,其中,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出口上均安装有用于改变该出口烟气大小和方向的调节部件。
特别地,所述热解炉炉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出口均安装用于观察该处垃圾燃烧状态的观察窗。
特别地,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出口处均安装有用于检测该处烟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烟气温度判断该处的垃圾燃烧状态。
特别地,所述调节部件为能活动地装配于对应烟气出口上的烟气堵头。
特别地,所述烟气堵头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
特别地,所述烟气堵头通过人工插入热解炉炉体或从热解炉炉体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用于热解炉的二燃室燃烧调节机构能够根据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出口的垃圾燃烧状态,通过调节部件调节一侧烟气出口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为另一侧的二燃室提供充足的氧气,进而使生活垃圾更加充分地燃烧,在热解炉内燃烧达到最佳的燃烧状态。不仅大大降低因燃烧不充分而导致的工况不稳和对设备的损耗;而且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适合大面积开发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热解炉的二燃室燃烧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热解炉炉体;2、二燃室;3、第一烟气出口;4、第二烟气出口;5、调节堵头;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热解炉的二燃室燃烧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8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