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8876.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2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佑荣;黄铉枓;李相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SL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41/00 | 分类号: | F21S41/00;F21S41/33;F21V7/10;F21V19/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孙昌浩;李盛泉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用 反射部 光源部 本实用新型 光源产生 通过孔 盖部 反射 光利用效率 反射面 内周面 基板 光源 行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光利用效率的车辆用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包括:光源部,包括设置于基板的至少一个光源;反射部,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光源部产生的光向前方反射的至少一个反射面;以及盖部,位于所述光源部的一侧,并且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向所述反射部行进的至少一个通过孔,所述盖部包括:辅助反射部,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并且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反射到所述反射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光利用效率的车辆用灯。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包括具有在夜间行驶时用于容易确认位于车辆周围的对象物的照明功能以及用于向周围车辆或行人告知车辆的行驶状态的信号功能的多种灯。
例如,前照灯及雾灯的主要目的为照明功能,转向灯、尾灯、制动灯、侧灯(SideMarker)等的主要目的为信号功能,各个灯的设置基准及规格已通过相关法规规定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
这些车辆用灯中的前照灯在安全驾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述前照灯为了确保夜间行驶时的驾驶员的前方视野而形成近光图案(low beam pattern)或者远光图案(high beam pattern)。
前照灯可以使从光源产生的光借助反射器而向前方反射而形成光束图案(beampattern),并且为了充分地确保前方的视野,需要使从光源产生的光无损失地借助反射器而向前方被反射。
因此,为了充分地确保前方的视野,要求提出一种如下的方案:使从光源产生的光尽可能地借助反射器而向前方被反射,以减少光损失,从而能够提高光利用效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3-0081352号(2013.07.17)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是提供如下的车辆用灯:减少从光源产生的光的损失,从而能够提高光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不限于上文中提到的课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以下的记载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到的其他课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包括:光源部,包括设置于基板的至少一个光源;反射部,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光源部产生的光向前方反射的至少一个反射面;以及盖部,位于所述光源部的一侧,并且形成有用于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向所述反射部行进的至少一个通过孔,所述盖部包括:辅助反射部,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并且使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反射到所述反射部。
所述盖部可以包括:安置部,安置有所述光源部;以及隔板部,从所述安置部的一端延伸而形成。
所述辅助反射部可以包括:多个辅助反射面,分别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内周面的相面对的两个面。
所述多个辅助反射面可以具有椭圆形状和抛物线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所述多个辅助反射面可以包括:反射层,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以反射光。
所述多个辅助反射面可以包括:第一辅助反射面,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的前方;以及第二辅助反射面,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通过孔的内周面的后方。
所述第一辅助反射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反射面可以具有椭圆形状。
从所述至少一个光源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可以被所述第一辅助反射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反射面中的至少一个反射到所述反射部。
被所述第一辅助反射面反射的光可以被所述第二辅助反射面反射到所述反射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L株式会社,未经SL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8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