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校校园热岛效应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9230.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谢雨纾;杨茜;朱晓玥;黄启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平台 上端 测量装置 固定支架 数据采集传输器 红外热成像仪 本实用新型 热线风速仪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监测单元 温度仪 前部 校园 待检测区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校校园热岛效应测量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检测区域的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包括:一固定支架、设置于固定支架顶部的支撑平台、设置于支撑平台上端面的左侧后部的热线风速仪、设置于支撑平台上端面的左侧前部的黑球温度仪、设置于支撑平台上端面的中部的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支撑平台上端面的右侧前部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支撑平台上端面的右侧后部的红外热成像仪、设置于固定支架下端的数据采集传输器;热线风速仪、黑球温度仪、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热成像仪均与数据采集传输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高校校园热岛效应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校校园热岛效应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规模和数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由于学校人口密度增大,附属设施增加,造成校园热环境较差,形成局部热岛效应。高校规划多为传统的独立式校区模式,坐落于城市或市郊,以及校园内部严格的功能分区模式,具有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和运动场等场地,散发大量热量,形成严重的高校区域热岛效应。高校日常使用空调、供暖的不合理,反而会破坏热微环境,降低人体的抵抗能力。校园内的气温也随城市大环境的温度上升而升高,从而影响到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为了建设好高校校园,提高教学质量,保护莘莘学子的身心健康,必须完成普通校园到生态化校园的转变,保护好环境,实现高等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热岛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定量研究城市热环境的时空演变特征,制定相应的城市高温热环境防范和改善措施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高校作为承载,作为影响人体舒适度、健康度的因素,也成为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高校区域建成区范围大,地面硬化水平程度高,人口密集,人为活动的强度较高,因此研究高校区域微环境的热岛效应及其特征,分析和模拟影响热岛效应的各项因子下垫面类型、气象要素、人为热排放等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将为改善高校环境、在高校规划和环境规划中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校校园热岛效应测量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校校园热岛效应测量装置,包括设置于待检测区域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一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顶部的支撑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的左侧后部的热线风速仪、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的左侧前部的黑球温度仪、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的中部的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的右侧前部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端面的右侧后部的红外热成像仪、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下端的数据采集传输器;所述热线风速仪、所述黑球温度仪、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热成像仪均与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器包括依次相连的多选一模处理器、AD电路、DTU通讯电路、终端处理器以及第一无线通信电路;所述多选一模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热线风速仪、所述黑球温度仪、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热成像仪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与第二无线通信电路连接的远程集中控制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为三脚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高校校园热岛效应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设置于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建筑顶部,滨水区、湿地、草坪、林地、广场和运动场等区域,进而可获得高校校园环境的热岛效应强度,数据更加精准,成本更加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监测单元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监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9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动对焦的勘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雨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