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9822.9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7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虞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5/10;E03F5/14;E03F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收集池 出水口 雨水收集管 雨水存储 启闭组件 浮球 本实用新型 连通设置 清水池 引流管 启闭 竖直方向运动 过滤系统 依次设置 雨水处理 自动实现 上限制 限位部 减小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存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管和于雨水收集管连通设置的雨水存储池,雨水存储池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雨水收集池、第二雨水收集池和清水池;第二雨水收集池和清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系统,雨水收集管上连通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远离雨水收集管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横截面为圆形,出水口接入第一雨水收集池内,出水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出水口的启闭组件;启闭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雨水收集池内的浮球、连接在浮球上限制浮球仅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限位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雨水收集池和第二雨水收集池的设计便于分别收集不同时期的雨水,有助于减小雨水处理的难度;启闭组件的设计自动实现出水口的启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存储是指将回收的雨水储存至雨水收集池内。雨水收集池内储存雨水经过滤、消毒、净化之后可以用于浇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以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非生活用水用途。利于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206418571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8月1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回收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雨水回收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下雨时,通过上雨水井和雨水收集池对雨水进行收集,再通过第一提升泵将上雨水井中的雨水输送至雨水收集池中,同时第二提升泵将雨水收集池中的雨水送至水处理设备中,水处理设备对雨水进行处理,一部分干净的水通被送至用水设备,剩下的水通过被送至雨水清水池中进行净化,同时水处理设备通过臭氧管向雨水清水池输送臭氧以对雨水进行消毒,消毒后的雨水再通过另一清水管被送至水处理设备,同样通过用水管送至用水设备,从而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消毒和净化。
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下雨初期的雨水较为浑浊,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均流向上雨水井和雨水收集池,增大了雨水整体的浑浊程度,增大了雨水处理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存储系统,具有便于分期收集雨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水存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管和与雨水收集管连通设置的雨水存储池,所述雨水存储池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雨水收集池、第二雨水收集池和清水池;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池和清水池之间设置有过滤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管上连通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远离雨水收集管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出水口接入第一雨水收集池内,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池内设置有用于启闭出水口的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雨水收集池内的浮球、限制浮球仅沿竖直方向运动的限位部,所述浮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出水口,所述浮球与出水口抵接时,出水口关闭,所述浮球与出水口分离时,出水口开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汇集到雨水收集管,流向雨水存储池,在下雨初期,第一雨水收集池为空池,初期雨水随引流管流向第一雨水收集池内,随着雨水在第一雨水收集池内的汇集,浮球始终漂浮在初期雨水的液面之上,随着初期雨水的液面上升,浮球在限位部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当浮球与出水口抵接时,出水口关闭,此时雨水浑浊程度下降,直接沿雨水收集管流向第二雨水收集池。第一雨水收集池内收集浑浊程度较高的雨水,第二雨水收集池内收集浑浊程度较低的雨水,便于对不同浑浊程度的雨水进行处理,有助于节约处理雨水的成本。第二雨水收集池内收集浑浊程度较低的雨水经过滤系统处理后,流入清水池,存储与清水池中,便于再利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雨水收集管自靠近引流管的一端向靠近第二雨水收集池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设计,减小了初期雨水流入第二雨水收集池内的几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位部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第一雨水收集池内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高度等于第一雨水收集池与出水口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柱沿浮球的周向设有多根,所述浮球的侧壁与限位柱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9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污水提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