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标定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准确性的烟气发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9892.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杨丁;叶兴联;陈威祥;林启超;陈永强;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烟道 粉尘 进给杆 烟气发生系统 进给装置 颗粒物 套筒 端平面 标定 测试 测孔 光杆 本实用新型 供给空气 供给热量 供气装置 加热装置 加湿装置 加酸装置 均匀供给 开发周期 驱动部件 烟气参数 一端设置 垂直的 混合酸 水蒸汽 壁面 进给 螺杆 平齐 转动 驱动 检测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标定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准确性的烟气发生系统,其包括模拟烟道、向模拟烟道进给粉尘的粉尘进给装置、向模拟烟道供给空气的供气装置、向模拟烟道供给水蒸汽的加湿装置、向模拟烟道供给混合酸的加酸装置以及向模拟烟道供给热量的加热装置;模拟烟道的壁面开设有测孔,通过测孔检测模拟烟道中的烟气参数。该烟气发生系统可以有效节约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的开发周期和成本。而且,所述粉尘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杆、外套于进给杆的套筒和驱动进给杆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套筒具有与其轴线相垂直的端平面;进给杆的一端设置为光杆,其余部分设置为螺杆;光杆的端面与套筒的端平面平齐;该粉尘进给装置可以实现粉尘的均匀供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电厂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标定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准确性的烟气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燃煤电厂逐渐向环保、清洁、节能的方向改进。针对烟气排放方面也有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如何实现“超洁净排放”已成为研究热点。
在超洁净排放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一个难点是:如何提升低浓度颗粒物测试的准确性。现在按照国标通行的方法进行测试,往往会出现样品失重、冷凝水倒吸、样品破损、平行性差和样品称重漂移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测试的准确性,只有针对不同烟气条件采取不同的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测试结果。
由于烟气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烟气条件不断开发新的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反复检测测试方法的准确性,以不断改进,最终得到适应特定烟气条件的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检测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准确性的方式是现场检测,不仅不便于实施,而且检测周期长,使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的开发周期较长、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如何缩短检测周期以节约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标定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准确性的烟气发生系统,所述烟气发生系统包括模拟烟道、向所述模拟烟道进给粉尘的粉尘进给装置、向所述模拟烟道供给空气的供气装置、向所述模拟烟道供给水蒸汽的加湿装置、向所述模拟烟道供给混合酸的加酸装置以及向所述模拟烟道供给热量的加热装置;所述模拟烟道的壁面开设有测孔,通过所述测孔检测所述模拟烟道中的烟气参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发生系统,可以模拟真实的烟气条件,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加入模拟烟道的粉尘量、蒸汽量、空气量、混合酸量和加热温度获得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酸度、不同粉尘浓度的特定烟气条件,充分满足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开发过程中的测试需求,相比背景技术而言,如果研究人员需要检测一种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针对不同种烟气条件的测试准确性或者不同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针对不同种烟气条件的测试准确性时,无需再奔赴多个电厂,因而缩短了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的开发周期、节约了开发成本。
并且,真实的烟气条件是不可控的,而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发生系统是可控的,因而可以提供比真实的烟气条件更稳定的烟气条件,当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气发生系统测试比较两种不同的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方法的准确性时,由于测试时所处的烟气条件是接近等同的,因而可比性更高,比较结果更准确。
可选地,所述粉尘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杆、外套于所述进给杆的套筒以及驱动所述进给杆在所述套筒内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套筒的筒壁开设粉尘进口;所述套筒的一端端面形成粉尘出口。
使用时,将粉尘自粉尘进口加入套筒中,随着进给杆的转动,粉尘被抵推至套筒的一端,并自形成于该端端面的粉尘出口排出至上述模拟烟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9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