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卷筒一体化的起重机用减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0664.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东;李荃;刘义东;陆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22 | 分类号: | B66D1/22;B66D1/12;F16H57/02;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杨文晰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行星轮系 驱动电机 太阳轮轴 第一级 内齿圈 行星架 啮合 密封腔室 起重机 卷筒 太阳轮 行星轮 驱动 端盖 第二级行星架 第三级行星架 三级行星轮系 一级太阳轮 减速箱本 旋转支撑 旋转支架 轴承安装 一体化 第三级 减速箱 密封腔 输出轴 输入轴 室内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与卷筒一体化的起重机用减速箱,包括箱体、行星轮系和驱动电机,所述的箱体包括支撑架、旋转支撑、内齿圈和端盖组成的密封腔室,密封腔室、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密封腔室内的第一级和第二级行星轮系的行星架均安装在下一级太阳轮上,三个太阳轮的位置被限于支撑架和端盖之间,第三级行星架与支撑架固为一体;共用的内齿圈通过旋转支架支撑在行星轮系支撑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行星轮系的输入轴驱动第一级太阳轮轴,第一级行星架驱动第二级太阳轮轴,第二级行星架驱动第三级太阳轮轴,三级行星轮系的行星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对应的行星架上,各级的行星轮与本级太阳轮啮合后,均与共用的内齿圈啮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用齿轮箱,尤其是一种与卷筒一体化的起重机用行星减速齿轮箱,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提升大型物体或设备的主要设备,起吊过程中运行平稳是确保安全的关键,例如对于港口用的起重机,在提升集装箱的过程中,集装箱往往会出现摇晃、摆动的现象,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必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起重机会设置防摇系统。防摇系统中,通过四台电机分别驱动四台减速齿轮箱,将转速降低后带动吊具上的四根钢丝绳,通过实施给定的速度和力矩控制,实现防摇的效果。
由于结构限制,防摇电机和减速机距离钢丝绳距离较近,轴向空间较小。所以电机及减速机的传动系统必须做到结构紧凑,体积小、功率密度大。传统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将齿轮箱做成直交轴结构,将电机置于齿轮箱上方,避免与钢丝绳干涉(参见图3)。但此布置结构中,齿轮箱置于卷筒外部,轴向长度较大;电机和减速机为悬臂结构,刚性较弱。电机高速旋转时,电机和减速机会有较大振动。另外,由于减速机为直交轴结构,其中必然用到伞齿轮,而伞齿轮不仅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伞齿轮的精度较平行轴齿轮偏低,更易造成振动和异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长期困扰本领域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当前设计中使用直交轴行星齿轮减速机的齿轮箱、由于结构限制造成的减速机和电机悬臂布置、刚性不足、振动偏大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与卷筒一体化的起重机用减速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与卷筒一体化的起重机用减速箱,包括箱体、行星轮系和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行星轮系包括共用一个内齿圈的三级行星轮系,该内齿圈也是起重机的卷筒,具体结构为:
所述的箱体包括支撑架、旋转支撑、内齿圈和端盖组成的密封腔室,密封腔室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机架上,驱动电机也安装在支撑架上;密封腔室内的第一级和第二级行星轮系的行星架均安装在下一级太阳轮上,三个太阳轮的位置被限于支撑架和端盖之间,第三级行星架与支撑架固为一体;共用的内齿圈通过旋转支架支撑在行星轮系支撑架上;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行星轮系的输入轴驱动第一级太阳轮轴,第一级行星架驱动第二级太阳轮轴,第二级行星架驱动第三级太阳轮轴,三级行星轮系的行星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对应的行星架上,各级的行星轮与本级太阳轮啮合后,均与共用的内齿圈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箱体包括支撑架、旋转支撑、内齿圈和端盖组成的密封腔室是指:旋转支撑通过轴承支撑在支撑架上,旋转支撑通过螺栓与内齿圈一端连接,端盖通过螺栓与内齿圈的另一端连接,支撑架与旋转支撑之间的动静结合面上设有密封装置,旋转支撑与内齿圈之间的结合面以及端盖与内齿圈之间的结合面上均设有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将内齿圈作为卷筒的一部分,行星轮系相当于隐藏在传统卷筒的空心卷筒内,不仅结构紧凑,轴向长度相对较短,可以节省空间。由于将电机水平布置,减速机安装支撑架距电机更近,电机与齿轮箱同轴,悬臂重量更轻,刚性更好,对整体振动有减弱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0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放保护的起重机卷扬
- 下一篇:海洋绞车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