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散热系统的圆柱形逆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2975.9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3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舒观澜;崔卫民;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电路 热管 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 逆变装置 发热源 预埋式 逆变器主电路 表面热连接 机壳表面 机壳中央 径向设置 散热效果 发散形 逆变器 热传递 热连接 散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有散热系统的圆柱形逆变装置,包括主电路和预埋式热管,预埋式热管的一端与主电路发热源热传递连接,另一端与逆变器表面热连接,散热系统还包括圆柱形的机壳,主电路设于机壳中央,热管径向设于机壳中,且两端分别与主电路发热源和机壳表面热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机壳呈圆柱形,热管径向设置于机壳内,成发散形对逆变器主电路散热,散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散热系统的圆柱形逆变装置。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用电器和变电设备,有源逆变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需求的提升,对噪声和散热的要求逐渐提升,特别是噪声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开放式逆变器无法满足噪声要求,目前较为常用的降噪方式便是对逆变器进行灌胶封装,通过弹性硅胶灌封实现降噪的目的,这种方法对噪声抑制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灌封后极大增加了热阻,使得这种方案在大功率逆变应用中无法实现,所以一直以来大功率的逆变器输出输出电抗只能采用开放式结构,噪音问题一直无法很好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含有散热系统的圆柱形逆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含有散热系统的圆柱形逆变装置,包括主电路和预埋式热管,所述预埋式热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电路发热源热传递连接,另一端与逆变器表面热连接,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圆柱形的机壳,所述主电路设于所述机壳中央,所述热管径向设于机壳中,且两端分别与主电路发热源和机壳表面热连接。
所述机壳表面设置有含有所述逆变装置识别信息的电子标签。
所述电子标签为NFC标签。
所述热管包括一密封的壳体及工作介质,所述壳体包括一蒸发段及一冷凝段,且热管还包括收容于壳体内的一封闭的体积可变的内胆,所述工作介质填充于内胆内。
所述内胆包括分别平坦贴设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吸热部和放热部,在使用状态下,该内胆的吸热部从蒸发段吸热使内胆内的工作介质蒸发,该内胆被蒸发后的工作介质抵顶而膨胀使内胆部分外壁抵靠于壳体的内壁上,从而使内胆的内壁上形成若干凹凸不平的构造,所述蒸发后的工作介质遇冷液化后通过该凹凸不平的构造回流至蒸发段。
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于蒸发段与冷凝段之间的一形状可变的绝热段。
所述逆变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组,传感器组的输入端与主电路连接,输出独断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通信线路对外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机壳呈圆柱形,热管径向设置于机壳内,成发散形对逆变器主电路散热,散热效果好。
2)提供了电子标签,可以便于移动终端识别逆变装置,从而从服务器调取相应的数据。
3)采用NFC技术,可以在移动终端贴近标签时才能获取相应的数据,提高识别的准确率,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4)工作介质填充于体积可变的内胆中,避免了工作介质和壳体的直接接触,也省去了传统热管的毛细结构,限制了工作介质的流动空间,维护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预埋式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壳,2、热管,3、发热源,4、蒸发段,5、绝热段,6、密封空间,7、封闭腔体,8、冷凝段,9、放热部,10、工作介质,11、内胆,12、吸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利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2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