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车的并联双油箱供油管路切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3052.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9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韩丽宁;王荣;何贵平;吕彪;吕学渊;董春燕;苏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张然 |
地址: | 014032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油箱 转向阀 副油箱 出油管 油量传感器 回油口 供油口 油箱供油管路 油水分离器 出油口 商用车 并联 发动机回油管 发动机进油管 发动机进油口 副油箱回油管 本实用新型 副油箱供油 总回油口 回油管 进油口 电控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车的并联双油箱供油管路切换结构,包括:电控燃油转向阀的总供油口连接总出油管,总出油管连接油水分离器;主油箱出油管连接主油箱油量传感器的出油口和燃油转向阀的主油箱供油口;主油箱回油管连接主油箱油量传感器的回油口和燃油转向阀主油箱回油口;副油箱出油管连接副油箱油量传感器的出油口和燃油转向阀的副油箱供油口;副油箱回油管连接副油箱油量传感器的回油口和燃油转向阀副油箱回油口;出油管连接燃油转向阀总供油口和油水分离器的进油口;过滤后的燃油通过发动机进油管与发动机进油口连接;多余的燃油通过发动机回油管与燃油转向阀总回油口连接,使用主油箱时,燃油回到主油箱内,切换到副油箱时,燃油回到副油箱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商用车的并联双油箱供油管路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卡运输行业中,长途运输越来越多,地域跨度大,温差大,所以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通常选用并联结构双油箱。一方面可以增加车辆续驶里程,另一方面可在主、副油箱内添加不同标号的燃油,来满足不同温度情况下发动机对燃油的要求。尤其冬天,通常在主油箱内添加0#柴油,副油箱添加-35#柴油,满足东北地区车辆启动。而采用并联结构双油箱的卡车,从油箱到发动机的燃油管路,普遍选用手动切换,这中手动切换方式虽然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但是既不利于驾驶员操作方便,也对驾驶员的安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的并联双油箱供油管路切换结构,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商用车的并联双油箱供油管路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回油管、发动机进油管、油水分离器、主油箱、总出油管、电控燃油转向阀、主油箱出油管、主油箱回油管、主油箱油量传感器、副油箱出油管、副油箱、副油箱油量传感器以及副油箱回油管;电控燃油转向阀有六个接口,分别为主油箱供油口、主油箱回油口、副油箱供油口、副油箱回油口、发动机总供油口以及发动机总回油接口;电控燃油转向阀的总供油口连接总出油管,总出油管连接油水分离器;主油箱出油管连接主油箱油量传感器的出油口和燃油转向阀的主油箱供油口;主油箱回油管连接主油箱油量传感器的回油口和燃油转向阀主油箱回油口;副油箱出油管连接副油箱油量传感器的出油口和燃油转向阀的副油箱供油口;副油箱回油管连接副油箱油量传感器的回油口和燃油转向阀副油箱回油口;出油管连接燃油转向阀总供油口和油水分离器的进油口;过滤后的燃油通过发动机进油管与发动机进油口连接;多余的燃油通过发动机回油管与燃油转向阀总回油口连接,使用主油箱时,燃油回到主油箱内,切换到副油箱时,燃油回到副油箱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的并联双油箱供油管路切换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使用主油箱燃油时,供油的途径为:主油箱4、主油箱油量传感器的出油口、主油箱出油管、电控燃油转向阀主进油口、电控燃油转向阀的总出油口、总出油管、油水分离器、发动机进油管以及发动机进油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的并联双油箱供油管路切换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切换开关,用于控制燃油转向阀主供油口和副供油口的切换以及电控燃油转向阀的开关,从而切换主、副油箱供油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的并联双油箱供油管路切换结构,对现有的并联结构双油箱的燃油管路切换方式进行优化,采用新型的电控控制,切换主、副油箱燃油管路的燃油供给,并且车辆熄火之后进行延时断电,确保车辆熄火后油箱到发动机的供油管路内存有副油箱的燃油,方便二次启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商用车的并联双油箱供油管路切换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电控燃油转向阀主视图;
图2b为电控燃油转向阀左视图;
图2c为电控燃油转向阀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3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空气滤芯
- 下一篇:一种汽车油箱油管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