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鼢鼠鼠洞探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3920.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3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苏军虎;王缠;谭宇尘;姚宝辉;张倩;蔡卓山;杨莹博;王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G0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体 螺丝拆卸 柱锥型 鼠洞 本实用新型 把手 探测仪 鼢鼠 直径大于杆体 螺母 弧形中空管 实心圆柱体 圆柱形中空 倒钩结构 力学原理 螺纹连接 刻度线 最顶端 土层 焊接 室外 探测 观测 借用 捕捉 草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鼢鼠鼠洞探测仪。其包括把手、螺丝拆卸装置、杆体和柱锥型头部,所述把手为弧形中空管,位于最顶端,所述螺丝拆卸装置为圆柱形中空螺母,所述把手和螺丝拆卸装置、螺丝拆卸装置和杆体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杆体为普通实心圆柱体,杆体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柱锥型头部和杆体焊接在一起,柱锥型头部的直径大于杆体直径,杆体和柱锥型头部连接处为倒钩结构。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观测方便,装置借用力学原理和实际草地状况相结合,可对土层较硬和洞道较深的鼠洞进行探测,改善了室外捕捉的困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鼢鼠鼠洞探测仪,属于生物实验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鼢鼠是分布于东亚的一类特有地下啮齿动物,包含2个属9个种,是完全营地下生活的一类物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和东北等区域,它们分布广、数量大、栖息环境多样,当密度增高时会对农、林、牧业等产生严重影响。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环境的变化,有关鼢鼠的危害报道时有发生,鼢鼠防治与研究的需求也日渐增多。但鼢鼠防治和研究的关键是鼢鼠洞道的寻找,及其在该基础上有效的捕捉、施药等,很明显,鼢鼠洞道的检测和寻找是关键。
鼢鼠洞道一般比较隐蔽,在地下土层中分布,其选择的深度和土壤质地、水分、紧实度等有关,一般情况下,鼢鼠洞道的识别是靠个人的经验,依据鼢鼠的鼠土丘,活动痕迹来判断,对经验要求较高,且影响效率;普通的灭鼠实践中一般采用脚踩等方式来检测洞道,这种方式对洞道较深的草原局域不易检测,且对洞道的破坏较大,影响后续药物和恶捕捉设备的放置等,且费时费力,也不易发现。目前缺乏一种设备,可以克服对经验的依赖,以及脚踩等方法的局限。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提供了一种鼢鼠鼠洞探测仪,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装置借用力学原理和洞道土层疏松的状况,来判断洞道的具体位置,可对土层较硬和洞道较深的鼠洞进行探测,克服了洞道寻找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鼢鼠鼠洞探测仪,其包括把手、螺丝拆卸装置、杆体和柱锥型头部,所述把手为弧形中空管,位于最顶端,所述螺丝拆卸装置为圆柱形中空螺母,所述把手和螺丝拆卸装置、螺丝拆卸装置和杆体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杆体为普通实心圆柱体,杆体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柱锥型头部和杆体焊接在一起,柱锥型头部的直径大于杆体直径,杆体和柱锥型头部连接处为倒钩结构。
所述刻度线分别标有为5cm、10cm、15cm、20cm的刻度。
所述柱锥型头部为实心柱锥。
把手和杆体可拆卸,极大程度改善了携带困难这一条件。锥形头部为实心圆锥体不会因外力折断或变形。
整体借用力学原理方便、省力且锥形头部和杆体连接处是倒钩且杆体上有刻度可以明确洞道深度。
刻度线是刻在杆体上可用于洞道深度的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简单,易于推广,探测鼠洞结果不受环境的影响,较好的结合力学原理,实用性高,极大程度减少寻找鼢鼠鼠洞的工作量,探测结果翔实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3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盖自动化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餐厨垃圾车推板回位的信号感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