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料条输送切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4516.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4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山;王林;刘学亮;何威;王龙飞;周浩;张宇;姚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7/88;B29C47/34;B29C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条 切粒机构 输送机构 漏斗形开口 高分子材料 进风装置 容纳箱 车用 收粒 桶状 进料机构 切粒设备 阀门 切粒 本实用新型 阀门控制 风冷处理 设置位置 生产系统 正常进程 出口端 进料口 粒状物 输送面 冷却 出口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料条输送切粒设备,应用于车用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系统中,包括:料条进料机构、料条输送机构、一个或多个进风装置,切粒机构、收粒机构;其中,料条进料机构将所接收的料条输送至料条输送机构,在料条输送机构的料条输送面以及切粒机构的进料口对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进风装置,用以对料条输送机构上输送的料条进行风冷处理;料条输送机构将料条输送至切粒机构,切粒机构的出口端用以将对料条进行切粒后生成的料条粒状物输送至收粒机构,收粒机构包括漏斗形开口以及桶状容纳箱,阀门;漏斗形开口与桶状容纳箱通过阀门实现连接;阀门控制漏斗形开口与桶状容纳箱的通与闭;漏斗形开口的设置位置设置在切粒机构的出口端的位置的正下方。通过设置进风装置对料条进行冷却,保证了切粒的正常进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材料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料条输送切粒设备。
背景技术
在高分子材料(例如塑料)的生产以及改性过程中,在对塑料进行熔融挤压生成料条之后,需要对料条进行切粒,在该切粒的过程中,由于料条过热或者切粒机内部的热量太大导致温度过高导致容易发生粘粒现象,特别是当周边环境温度高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例如夏天就特别容易发生粘粒现象,导致物料结块,影响到切粒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料条输送切粒设备,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进风装置,通过进风装置对料条输送机构上所输送的料条进行冷却,以及对切粒机构进行风冷,保证了料条在运送以及切粒过程中的温度不致过高,保证了切粒的正常进程,且通过料条输送机构实现了料条的平稳输送,进一步保证了切粒的正常进行,此外,通过收粒机构的设置,保证了切粒完成的粒状料条可以自动有效的被收集。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用高分子材料料条输送切粒设备,应用于车用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系统中,该切粒设备包括:料条进料机构、料条输送机构、一个或多个进风装置,切粒机构、收粒机构;其中,所述料条进料机构将所接收的料条输送至所述料条输送机构,在所述料条输送机构的料条输送面以及所述切粒机构的进料口对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进风装置,用以对料条输送机构上输送的料条进行风冷处理;所述料条输送机构将料条输送至所述切粒机构,所述切粒机构的出口端用以将对料条进行切粒后生成的料条粒状物输送至所述收粒机构,所述收粒机构包括漏斗形开口以及桶状容纳箱,阀门;所述漏斗形开口与所述桶状容纳箱通过阀门实现连接;所述阀门控制所述漏斗形开口与所述桶状容纳箱的通与闭;所述漏斗形开口的设置位置设置在所述切粒机构的出口端的位置的正下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料条进料机构设置有多条导向槽,各所述导向槽连接所述料条输送机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料条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端的导条胶轮;一所述导条胶轮用于将所述料条进料机构的料条出料口的料条输送至所述输送带;另一所述导条胶轮用于将所述输送带上的料条输送至所述切粒机构的进料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条胶轮上设置有多条导条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装置包括风机,出风口;其中,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贯通;所述风机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料条输送机构的上方和/或左侧和/或右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阀门具体为手动关断阀。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漏斗形开口设置有多个出料口,各出料口分别设置有所述阀门;各所述出料口通过各所述阀门连接所述桶状容纳箱。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桶状容纳箱的外侧设置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4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切粒机出料口的物料转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再生橡胶后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