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节池及溢流侧堰的一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5820.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0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龙军飞;李万军;王峰;钟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池 溢流侧堰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导墙 溢流坝段 水利水电工程 顶部设置 盖板延伸 工程投资 盖板 冲刷 泄流 连通 地形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池及溢流侧堰的一种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调节池及溢流侧堰,调节池及溢流侧堰布置于具有冲沟的渠段,调节池的一侧设于冲沟内,溢流侧堰位于调节池的下游侧、并连通冲沟下游。调节池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延伸至溢流侧堰上方。冲沟内在调节池处设有溢流坝段,溢流坝段两侧为混凝土导墙,其中一侧混凝土导墙紧邻调节池设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地形在冲沟内设置调节池及溢流侧堰,可有效增加调节库容且节省工程投资,降低了溢流侧堰泄流时对下游冲刷破坏的风险,达到经济合理环保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池及溢流侧堰的一种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较多的中小型水电项目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引水发电系统由取水坝、冲砂池、引水渠、调节池及压力前池、地面压力钢管、地面厂房组成。调节池一般同压力前池结合布置,但受地形条件限制,调节池多在高程较高的台地或明挖形成台地建设,为满足机组运行期间突然停机造成涌浪问题,调节池需有较大容积,并设置溢流侧堰。在高陡坡体上侧堰运行期安全风险较大,且土建工程投资大、施工难度也较大。
为降低调节池的直接投资及溢流侧堰泄流时对出口坡面冲刷造成稳定问题,需结合地形条件研究经济可靠的结构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调节池及溢流侧堰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经济可靠,可降低调节池的直接投资,并解决溢流侧堰泄流时对出口坡面冲刷造成稳定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调节池及溢流侧堰的一种结构,包括调节池及溢流侧堰,调节池及溢流侧堰布置于具有冲沟的渠段,调节池的一侧设于冲沟内,溢流侧堰位于调节池的下游侧、并连通冲沟下游。
进一步的是:调节池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延伸至溢流侧堰上方。
进一步的是:冲沟内在调节池处设有溢流坝段,溢流坝段两侧为混凝土导墙,其中一侧混凝土导墙紧邻调节池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引水渠道线路上地形有冲沟的渠段,设置调节池结构,可减少调节池的工程投资。
(2)调节池可利用冲沟内地形增加调节库容,有利于保证运行效果。
(3)溢流侧堰顶部设置盖板,可减少冲沟内洪水造成调节池淤积的风险。
(4)溢流侧堰下泄洪水可归槽至原冲沟的主沟床内,不会造成下游严重的冲刷问题。
(5)溢流侧堰下泄洪水可归槽至原冲沟的主沟床内,下游无需设置较长的泄流渠,结构经济合理。
(6)调节池内涌浪通过溢流侧堰下泄,可降低机组突然甩负荷时池内水位突然增高带来的风险。
(7)原冲沟的主沟床段设置溢流坝段,保障原沟水排导顺畅。
(8)利用冲沟内地形设置调节池,对边坡生态破坏小,经济环保。
综合以上分析,本实用新型利用地形在冲沟内设置调节池及溢流侧堰,可有效增加调节库容且节省工程投资,降低了溢流侧堰泄流时对下游冲刷破坏的风险,达到经济合理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视图;
图3为溢流侧堰的典型断面图;
图中标记:1-调节池、2-盖板、3-溢流侧堰、4-溢流坝段、5-混凝土导墙、6-原地面线、 7-冲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5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