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5米高度内剪力墙模板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6478.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9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国;谷永宏;任海平;武红;张石磊;刘亮;王志懋;张永升;崔向珍;胡艳致;王琳;陈龙;于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板组合 内剪力墙 钉子 本实用新型 建筑领域 内侧模板 施工技术 相邻模板 剪力墙 接缝处 木龙骨 钉入 根接 接缝 混凝土 | ||
一种3.5米高度内剪力墙模板组合结构,属于建筑领域的一种施工技术方法,其特征是相邻模板接缝处采用一根接缝木龙骨接缝。本实用新型钉子不钉入内侧模板,消除了钉子眼,提高了剪力墙混凝土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的一种施工技术方法,涉及改进剪力墙模板支设施工方法,提高混凝土质量。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小高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均采用剪力墙结构,其剪力墙混凝土质量成为住宅工程质量的重要部分,剪力墙混凝土成型质量特别是观感质量直接影响着参建各方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和住户业主对工程优劣的评价,而剪力墙的施工为现场人工操作,工人操作手法多样性,不同的操作方法其达到的质量水平高低差距较大,因此模板的加工、安装施工技术对于剪力墙混凝土的成型质量特别是观感质量非常关键。
传统普遍的模板施工工艺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剪力墙模板是由多个模板和木龙骨拼接而成,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表面显现不规则的模板拼缝痕迹。二是模板与模板拼接处浇筑混凝土后容易出现错台,三是模板外侧为木龙骨,在施工中要用钢钉钉穿木龙骨和模板钉住,模板一般为12mm—15mm,用力小时钉子未钉入模板,用力大时钉子会穿透模板面,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后会在剪力墙上出现多处钉子眼,即由于钉子脱离混凝土时挖出的小坑洞,模板上的钉子眼会产生模板破损。在施工下一次剪力墙模板时,钉子从木龙骨钉进模板时不能够准确钉到原钉子眼处,会产生新钉子眼,而模板原破损处也会剥离起混凝土小坑洞,这样在同一钉子位置,由钉子眼和模板破损处就会产生2处以上的小坑洞。循环使用几层后,剪力墙上出现众多的钉子眼,虽然坑洞直径和深度在3mm以内,不影响质量合格验收,但是观感较差,且模板上的钉子眼造成模板破损较严重,影响周转次数。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施工工艺导致质量上出现的不足和瑕疵,提高剪力墙混凝土质量,本发明提供剪力墙模板组合体系的施工方法。
一种3.5米高度内剪力墙模板组合结构,其特征是剪力墙高度方向由一块水平模板和一块竖直模板组成,水平模板位于剪力墙下部,竖直模板位于水平模板的上面;相邻两块竖直模板之间的接缝处设置一根接缝木龙骨,接缝木龙骨位于模板外侧,接缝木龙骨与接缝重合,并用两排钉子将相邻两块竖直模板与接缝木龙骨固定,模板外侧等距离设有若干支撑木龙骨,在支撑木龙骨和接缝木龙骨的外侧设置模板条,模板条分别和支撑木龙骨、接缝木龙骨固定。
所述支撑木龙骨的间距是100mm—300mm。
采用该方法拆除模板后,水平缝仅有一条且顺直美观,下部由短边组成后,工人容易拆除和移走上部模板。
模板与模板之间用一根木龙骨拼接,木龙骨中心线与模板拼缝线位置一致,从模板内侧用两排钉子分别钉入拼缝两侧模板和同一根木龙骨。
由于混凝土侧压力传递到两侧模板上变形不一致容易产生混凝土拼缝错台,本发明采用一根木方支撑拼缝两侧模板,可消除拼缝错台。
在木龙骨外侧加一条水平模板条,用钉子钉入模板条和内侧的木龙骨,固定牢固。钉子不钉入内侧模板,消除了钉子眼。
传统做法中木龙骨外侧不加模板条,钉子要钉入木龙骨和模板,使两者连接,为了保障钉入模板和模板,钉子会比较长,通常会穿透模板,钉子伸进模板内侧,形成钉子眼。本发明消除了钉钉子穿透模板导致的钉子眼缺点,提高了剪力墙混凝土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混凝土剪力墙配模图;
图2是采用模板、方木和钉子初步拼接立面图;
图3是A—A剖面图;
图4是采用模板、木龙骨、板条和钉子组接图;
图5是B—B剖面图;
图6是模板组合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6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