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层织物拉挤工艺的预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7898.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刚;王运明;张健侃;姚诗荣;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振石集团华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B29B1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胶盒 底板 预成型设备 多层织物 拉挤工艺 盒盖 注胶 本实用新型 依次设置 注胶通道 进料道 预成型 模腔 连续性生产 预成型板 注胶模具 上模腔 下模腔 浸胶 拉挤 分段 相通 覆盖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多层织物拉挤工艺的预成型设备,包括预成型架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预成型架上的若干个注胶部分。若干个注胶部分均包括有依次设置的两个预成型板和一个注胶盒。注胶盒包括底板、注胶盒体和盒盖;注胶盒体固定在底板上;盒盖覆盖在注胶盒体上;底板上开设有下模腔;注胶盒体上开设有中模腔;盒盖上开设有上模腔;注胶接口与注胶通道连接;进料道的一端通向中模腔,进料道的另一端与注胶通道相通连接。针对多层织物拉挤工艺实现连续性生产,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相应的预成型设备,并采用织物逐层分段进入相应的注胶模具中进行浸胶,从而实现了高含量织物在拉挤生产中保持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挤工艺中的预成型设备部分,具体地讲,设计一种用于多层织物拉挤工艺的预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拉挤产品的增强织物一般以连续玻纤、玻纤布、连续毡、双轴向纤维布或三轴向纤维布等材料为主,传统工艺中的织物一般是用于包附在产品内外侧,以此来增加制品的横向(即垂直于拉挤方向)强度,织物含量一般不会超过10%,一般采用直接浸胶或靠玻纤挤出的树脂糊来实现织物的充分浸胶,这种浸胶方式适合产品截面简单且织物含量低的拉挤工艺中,例如申请号为2009100263330的中国专利:木玻纤维拉挤木条玻璃钢管及成型方法,此产品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结构简单,在成型方法中木条卷和增强材料采用直接浸胶的方式。但是,针对高含量织物的拉挤生产中,如何实现连续性生产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难题。
如图1所示,一种T型结构产品,其在拉挤工艺中,其织物分布如图2中黑色线条部分所示。T型结构产品由织物及连续玻纤、树脂等组分进行填充固化,按照织物克重1200来计算,其中织物的含量占比达到50%以上,总玻纤含量在70%以上。克重1200的织物按照传统的拉挤工艺,在浸胶槽内完成浸胶而且实现顺序排列,基本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实现含多层织物的产品在拉挤工艺预成型阶段连续性生产的预成型设备,并给出了具体的预成型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多层织物拉挤工艺的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成型架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预成型架上的若干个注胶部分;所述的若干个注胶部分均包括有依次设置的两个预成型板和一个注胶盒。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胶盒包括底板、注胶盒体和盒盖;注胶盒体固定在底板上;盒盖覆盖在注胶盒体上;底板上开设有下模腔;注胶盒体上开设有中模腔;盒盖上开设有上模腔;下模腔、中模腔和上模腔组合在一起形成产品模腔;盒盖上设有注胶接口和注胶通道,注胶接口与注胶通道连接;注胶盒体内开设有进料道,进料道的一端通向中模腔,进料道的另一端与注胶通道相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接胶槽、供胶桶和供胶泵;所述接胶槽与预成型架连接,并位于预成型架的下方,其底部设置有接胶槽出料口;所述供胶桶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接胶槽出料口与供胶桶上部设置的进料口连接;供胶桶底部设置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一与注胶盒连接;所述管道一上设置有供胶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成型架的末端连接有成型模具。
一种用于多层织物拉挤工艺的预成型设备的预成型方法为:设产品含n层织物,则设计n+1个注胶部分;
预成型方法为:第一层织物依次经过第一注胶部分的两个预成型板和一个注胶盒完成浸胶;第二层织物依次经过第二注胶部分的两个预成型板和一个注胶盒完成浸胶;依次类推,第n层织物依次经过第n注胶部分的两个预成型板和一个注胶盒完成浸胶,同时,n层织物在第n注胶部分汇聚在一起,随后依次经过第n+1注胶部分的两个预成型板和一个注胶盒进行挤压、滤出多余树脂以及充分浸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振石集团华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振石集团华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7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盒形件RTM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多边形多层织物复合材料管材预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