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云服务器的自动气象数据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8426.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超;胡全辉;景元;杨星;郝曼;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02 | 分类号: | G01W1/02;G01W1/18;H04W4/38;H04L29/08;G06F17/30;H02J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服务器 气象数据 主控芯片 树莓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监测系统 无线网络访问 数据采集器 网络共享 网络设备 自动气象 无线网络连接 本实用新型 实时监控 装置连接 传输 上传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自动气象数据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网络共享部分和网络设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不同的数据采集器和主控芯片,网络共享部分包括树莓派装置和云服务器,数据采集器与主控芯片连接,主控芯片与树莓派装置连接,树莓派装置与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网络设备可通过无线网络访问云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气象数据并将气象数据传输到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将气象数据传输到树莓派装置,树莓派装置用于将气象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该系统能实现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控,使用户能通过无线网络访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自动气象数据监测系统,属于气象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气象站是指能自动进行地面气象观测、存储和发送观测数据,并能根据需要将观测数据转换成气象电报和编制成气象报表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地面气象观测是综合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级气象观测站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在气象预警、防灾减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气象观测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气象观测自动化逐渐成为现实。传统的气象站都是在采集到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雨量等气象数据后采用有线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而且传统气象监测仪器体积大、重量重、不易拆卸,运输和安装都有很多困难且设备成本与维护费用偏高。在国家大力推行“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将实体制造业与互联网相联接,实现制造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气象观测领域,气象仪器的无线化、便捷化、智能化便成为了目前自动气象站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自动气象站数据监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自动气象数据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网络共享部分和网络设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不同的数据采集器和主控芯片,网络共享部分包括树莓派装置和云服务器,数据采集器与主控芯片连接,主控芯片与树莓派装置连接,树莓派装置与云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网络设备可通过无线网络访问云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气象数据并将气象数据传输到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用于将气象数据传输到树莓派装置,树莓派装置用于将气象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主控芯片为STM32F103系列芯片。
该系统还包括供电设备,所述供电设备包括风光互补性太阳能电池,用于对检测系统进行供电。
所述供电设备还包括系统后备电源,系统后备电源为12V锂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气象监测站与观察者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使得数据观察方式更加灵活,用户人员即使不在工作站,通过手机或笔记本等设备上网也能实时查看到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
本实用新型中气象站的数据传输实现了无线化,更加方便气象观测站的部署、拆装等活动,降低了气象站观测系统的维护与安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气象数据的存储与更新都是在云服务器中完成,节省大量硬件内存,同时降低了由于突发情况导致监测数据丢失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中供电系统的设计遵循节能环保准则,采用风光互补性太阳能电池供电,同时为提高供电方式的可靠性,并选用高性能12V锂电池作为系统后备电源,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相对于传统气象站,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遵循小型化、低成本化设计原则,在体积上尽量减少占用空间减轻重量,成本上提高性价比;同时,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系统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8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模拟热浪实验用装置
- 下一篇:输电线路的台风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