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棒储存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9057.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4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振贤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A23B9/08;A01F25/2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管 湿度控制器 电加热器 送风风机 分气包 玉米棒 湿度检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围网 送风机构 出风口 储存仓 底座 分支管道 粮食储存 粮食损失 通风效果 信号通信 风干 电连接 进风口 通风孔 发霉 竖向 连通 变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棒储存仓,包括围网和底座,还包括通风管、送风机构、电加热器、分气包、湿度检测传感器及湿度控制器;其中通风管有多个,竖向设于围网内的底座上,通风管表面周向布设有若干通风孔;送风机构包括送风风机,电加热器设于送风风机出风口与分气包进风口之间连接的管道内,分气包各出风口与通风管之间通过分支管道连通;所述湿度检测传感器与湿度控制器信号通信连接,湿度控制器与送风风机和电加热器相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风效果好,风干效率高,使用方便,能够避免底部玉米棒发霉变质,从而避免粮食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棒储存仓。
背景技术
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玉米的种植区域较广,特别是在北方,大多数的农民都会在小麦收割后种植玉米,秋天玉米成熟后,将玉米棒运回家。由于玉米棒的晾晒风干时间较长,一般先摊开进行初步的晾晒,待玉米晒到3-4成干度后,将玉米棒装入围网仓内,将围网仓置于通风着光处,进行自然的风干。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将玉米棒装满后,造成内部通风不畅,容易使玉米棒返潮发霉。另一方面,由于湿气沉降,仓底部的玉米棒往往会变黑发霉乃至变质,造成粮食的损失。因此,研究设计一种通风效果好,能够避免底部玉米棒发霉变质,从而避免粮食损失的玉米棒储存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风干效率高,使用方便,能够避免底部玉米棒发霉变质,从而避免粮食损失的玉米棒储存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玉米棒储存仓,包括围网和底座,还包括通风管、送风机构、电加热器、分气包、湿度检测传感器及湿度控制器;其中通风管有多个,竖向设于围网内的底座上,通风管表面周向布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送风机构包括送风风机,电加热器设于送风风机出风口与分气包进风口之间连接的管道内,分气包各出风口与通风管之间通过分支管道连通;所述湿度检测传感器与湿度控制器信号通信连接,湿度控制器与送风风机和电加热器相电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玉米棒储存仓中,所述底座为箱式中空结构,加热器及分气包位于底座内。
优选的,在上述的玉米棒储存仓中,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第二通风孔,使底座中空腔与围网内部连通。
优选的,在上述的玉米棒储存仓中,所述底座侧壁周向布设有若干第三通风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玉米棒储存仓中,所述分气包上设有泄压阀。
优选的,在上述的玉米棒储存仓中,所述分气包与通风管间的分支管道上设有开关阀门。
优选的,在上述的玉米棒储存仓中,所述通风管顶部设有盖帽,盖帽侧壁上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在上述的玉米棒储存仓中,所述盖帽转动安装在通风管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玉米棒储存仓中,所述湿度传感器有多个,且分散固定在各通风管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玉米棒储存仓中,所述围网为硬质围网。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玉米棒储存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可以促进仓体内部的通风,采用加热送热风的形式,可以使玉米棒快速风干、除湿,防止底部玉米棒霉变,尤其是可以有效消除底部的湿气,防止仓体底部玉米棒发霉。
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湿度检测传感器及湿度控制器,可以随时检测仓内湿度的变化,当湿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湿度控制器控制送风风机和电加热器的启动,将仓内的湿度降低,尤其可以使仓底部湿度降低。当然,送风风机和电加热器也可以通过增设手动开关启动。从而控制方便,利于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振贤,未经何振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9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