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杯纺假捻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1025.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尤良春;杨军;沈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美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10 | 分类号: | D01H4/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地址: | 2247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假捻盘 凸点 转杯纺 螺旋线 本实用新型 弧面 节约生产成本 螺旋线形排列 摩擦系数 有效解决 纱线 导纱管 外边缘 断头 平滑 精梳 棉纱 升级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在假捻盘本体弧面分布有凸点,凸点在假捻盘本体弧面上呈螺旋线形排列,凸点的表面为平滑的曲面,凸点的表面与纱线的摩擦系数为0.4~0.6,凸点的高度为0.2~0.5mm,螺旋线的中心为假捻盘本体弧面与导纱管的连接处,螺旋线的端点位于本体弧面的外边缘上,螺旋线上相邻凸点中心的距离为3~5mm。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假捻盘可以有效解决转杯纺14.7tex以下精梳落棉纱时的断头现象,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进行产业升级以及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装备领域,涉及一种转杯纺假捻盘,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分布有凸点的假捻盘。
背景技术
转杯纺纱在我国又称为气流纺纱转,是新型纺纱技术的一种,属于自由端纺纱工艺范畴。由于转杯纺纱具有生产效率高、成纱条干好、工艺流程短、劳动环境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最普及的一种新型纺纱形式。在我国转杯纺纱已较为普及,其棉纱的生产总量仅次于环锭纺纱。因而,转杯纺纱在纺纱行业中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棉纺时,由梳理机生产出的条子在质量上会有较多缺陷,如条子中含有较多的短纤维、杂质和疵点,纤维的伸直平行度也较差。这些缺陷会影响后道加工、成纱质量及成纱的细度。精梳就是指当纤维须从一端被握持时,另一端受到梳理,因此精梳中对细小杂质和短纤维的排除、伸直纤维是非常有效的。精梳落棉是指棉纺时条子经过精梳工序而梳理下来的含短纤及杂质较多的原料。
利用转杯纺精梳落棉14.7tex以下高支纱时,由于精梳落棉中纤维长度较短,纺纱强力较低,纺纱时极易产生断头现象,这是制约转杯纺纺高支纱的最主要限制因素。经分析,转杯纺纱时,纱线断头现象通常出现在纱线与转杯凝聚槽剥离至假捻盘的路径上,转杯纺假捻盘是设置在转杯内且位于回转中心线位置的固定元件。固定的假捻盘对转杯内高速回转的纱臂产生摩擦造成假捻,最终输出纱的捻度不变,但纱臂与凝聚槽剥离处捻度增加,可降低转杯纺纱的设计捻度或增加剥离点处纱条的动态强力,达到断头减少的效果。假捻盘的假捻程度取决于假捻盘表面的材质(钢、陶瓷等)、形状(盘曲率半径、外径、孔径等)和特征(沟槽的数量、位置、形态、表面处理方式等)。现有技术为提高假捻盘的假捻效率,通常在假捻盘对假捻盘的弧面进行处理,一般会在假捻盘的弧面上刻有凹槽或者凸起,凹槽和凸起的在假捻盘弧面上的分布状态有连续的螺旋线形,该凸起是连续的长条状凸起,(如专利US5423177A),也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不连续的长条状的凸起或凹槽(如专利GB2182069A),他们的目的都是使假捻盘的弧面的粗糙度增加,从而增大纱线在假捻盘表面上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假捻盘的假捻效率,但是当纺一些特殊纱线时(如纺14.7tex精梳落棉纱),现有形式的假捻盘起到的假捻效率有限,纺纱过程中纱线的断头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假捻盘的假捻效率有限,纺纱过程中纱线的断头现象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转杯纺假捻盘,特别是一种表面分布有凸点的转杯纺假捻盘,本实用新型对假捻盘的本体弧面表面进行改进,使其表面分布有表面为光滑曲面的小凸点,这样进一步增大了纺纱过程中纱线与假捻盘本体弧面之间的摩擦力,且螺旋形的分布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纺纱过程总摩擦力的连续性以及均匀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杯纺假捻盘,在假捻盘本体弧面分布有凸点,凸点在假捻盘本体弧面上呈螺旋线形排列,螺旋线形的排列方式可以保证纺纱过程中纱线所受的摩擦力持续稳定,有利于提高纺纱过程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转杯纺假捻盘,所述凸点的表面为平滑的曲面,曲面设计不仅提高了凸点的耐磨性,还有利于增大纱线与凸点接触时的接触角,假面盘的假捻效率更高,所纺转杯纱的捻度更稳定,可以有效减少转杯纺纱时的断头现象,纺纱时凸点的表面与纱线的摩擦系数为0.4~0.6,普通假捻盘与纱线的摩擦系数通常在0.3~0.5之间,适当加大凸点表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假捻效率,从而减少纺纱时的断头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美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美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1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喂毛机
- 下一篇:一种转杯纺针织纱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