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充放电平衡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2751.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2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洋;段慧敏;陈彬;张春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中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邹小强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电阻 电阻 检测器 精密电压 可编程 分流器 电容 稳压 平衡保护装置 锂电池充放电 一端连接 负极连接 正极连接 接地端 输出端 输入端 漏极 源极 | ||
1.锂电池充放电平衡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输入出端子、第二输入出端子、P沟道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第一取样电阻、第二取样电阻、电容及稳压分流器;
第一输入出端子分别与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S及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G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的一端及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端OUT连接,第二输入出端子分别与电容的另一端、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的接地端GND及第二取样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取样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的输入端VDD及第一取样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取样电阻的另一端与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D连接,稳压分流器的正极与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D连接,稳压分流器的负极与第二输入出端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平衡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内设置放电时的下限电压,下限电压为锂电池组两端最低放电电压的1.1~1.2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平衡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稳压分流器由复数个精密稳压分流单元串联组成,第一个精密稳压分流单元的A端连接稳压分流器的正极端,其B端连接第二个精密稳压分流单元的A端,从第二个精密稳压分流单元开始,每个精密稳压分流单元的B端均连接下一个精密稳压分流单元的A端,最末一个精密稳压分流单元的B端连接稳压分流器的负极端;
所述的精密稳压分流单元包括单元第一端子A、单元第二端子B、单元第一取样电阻、单元第二取样电阻、单元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单元第一电阻、单元P沟道场效应管、单元第二电阻、发光二极管及单元第三电阻;
在单元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内设置单体锂电池E的最高充电电压,最高充电电压为充电时的上限电压;
单元第一端子A分别与单元第一电阻的一端、单元第一取样电阻的一端及单元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S连接,单元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单元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G及单元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端OUT连接,单元第一取样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单元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的输入端VDD及单元第二取样电阻的一端连接,单元第二端子B分别与单元第三电阻的一端、单元第二电阻的一端、单元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的接地端GND及单元第二取样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单元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D分别与单元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及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单元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充放电平衡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在精密稳压分流单元中,用单元PNP晶体三极管取代单元P沟道场效应管,单元PNP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E分别与单元第一电阻的一端、单元第一取样电阻的一端及单元第一端子A连接,单元PNP晶体三极管的基极B分别与单元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及单元可编程精密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端OUT连接,单元PNP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C分别与单元第二电阻的一端及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中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衡阳中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27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用接口的UPS电源
- 下一篇:一种充电输出过载的检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