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组混合储能并网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3530.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8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赖锦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顺(中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组 智能调控装置 锂离子电池 电输出端 供电系统 电池充电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混合储能 信号输入 输出端 并网 市电 信号输入端 第二信号 电能存储 电输入端 信号输出 运行功率 运行效率 需电量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组混合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包括发电机组、锂离子电池、市电单元和智能调控装置,所述发电机组的第一电输出端、锂离子电池的第一电输出端以及市电单元的第一电输出端分别经ATS连接至1#负载,所述发电机组的第二电输出端经电池充电控制器连接至锂离子电池的电输入端,所述智能调控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1#负载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智能调控装置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发电机组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智能调控装置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电池充电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发电机组多余的电能存储于锂离子电池,在负载所需电量较少时无需降低发电机组的运行功率,使发电机组保持最佳的运行效率,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组混合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备用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一般是按负载的最高需求配置的,当发电机组直接向负载供电时,发电机组根据负载的电量需求调节其运行功率,在负载所需电量较少时发电机组处于低功率工作状态,严重限制了发电机组的工作潜能,浪费能源。
另外,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一般使用3-5年就要报废,由于它的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80%以下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就会明显减少,因此动力电池包3-5年必须要更换。而回收电池的技术路线相当复杂,首先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放电、拆解、粉碎、分选;拆解之后的塑料以及铁外壳可以回收;然后再对电极材料进行碱浸出、酸浸出,多种程序之后然后再进行萃取。这套复杂的程序使得很多回收企业都望而却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能源的发电机组混合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电机组混合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组、锂离子电池、市电单元和智能调控装置,所述发电机组的第一电输出端、锂离子电池的第一电输出端以及市电单元的第一电输出端分别经ATS连接至1#负载,所述发电机组的第二电输出端经电池充电控制器连接至锂离子电池的电输入端,所述智能调控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1#负载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智能调控装置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发电机组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智能调控装置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电池充电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智能调控装置采用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有人机界面。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第二电输出端经第一开关连接至2#负载,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第三电输出端经第二开关连接至1#负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市电单元的第二电输出端经第三开关连接至1#负载,所述市电单元的第三电输出端经第四开关连接至2#负载。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组混合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为柴油发电机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锂离子电池为电动汽车废弃回收的动力电池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发电机组混合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将发电机组多余的电能存储于锂离子电池,在负载所需电量较少时无需降低发电机组的运行功率,使发电机组保持最佳的运行效率,节约能源,通过ATS控制发电机组、锂离子电池和市电单元择一向负载供电,三电源保障负载能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顺(中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伟顺(中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3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