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3539.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8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敏;苗瑞鹏;宁桂兴;刘海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流 斜管沉淀区 沉淀区 反应区 水力 混合区 一体化设备 混凝沉淀 排泥系统 斜管沉淀 出水口 改良型 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 沉淀效率 从前至后 动力设备 可拆卸式 顺次连接 运营维护 进水口 排泥口 传质 排泥 配水 气泵 气提 药耗 优化 保证 | ||
1.一种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区和机体,所述机体内分别设有水力反应区、平流沉淀区、斜管沉淀区和排泥系统;
所述混合区设在所述水力反应区与平流沉淀区上方,该混合区设有进水口和与所述水力反应区连接的出水口;
所述水力反应区、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在所述机体内从前至后顺次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区设有出水口;
所述排泥系统设在所述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的排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采用管道混合器,该管道混合器的进水端内和出水端内均设有弧形叶片,该管道混合器内的中部部位设置Y型交叉混合结构;
该管道混合器的进、出口均设置异径三通;
该管道混合器的前端设有椭圆形加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混合器采用不锈钢管道混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反应区是上部圆柱形,下部锥形的筒体,所述筒体内壁上设置三组水力斜向圆环,各水力斜向圆环与所述筒体内壁保持斜向15°角安装在所述筒体内壁上;
所述水力反应区顶部设置切向进水管与所述混合区的出水口连接,该切向进水管在所述水力反应区内的出水端水平设置,出水方向与所述水力反应区内壁相切;
所述水力反应区底部设置出水口与所述平流沉淀区内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沉淀区底部设有锥形泥斗,所述锥形泥斗设有连接排泥系统的排泥口;
该平流沉淀区的后端下部设置连接斜管沉淀区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前方的所述平流沉淀区内设置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区内上部设置斜管组件,斜管组件下方设置配水系统,所述配水系统与所述斜管沉淀区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斜管沉淀区内底部设有并列设置两个锥形集泥斗,各锥形集泥斗上均设有与排泥系统连接的排泥口,两个锥形集泥斗处于所述配水系统下方
所述斜管沉淀区的后端中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前端的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置出水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组件由支撑架和与水平面呈60°角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若干斜管组成;各斜管的直径为:5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系统采用PVC-U穿孔管,该PVC-U穿孔管上两侧交叉设置配水孔洞,各配水孔洞斜向水平面45°向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系统包括:
第一组排泥装置、第二组排泥装置、第三组排泥装置和排泥总管;其中,
所述第一组排泥装置、第二组排泥装置和第三组排泥装置分别连接至排泥总管,所述排泥总管设有总排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排泥装置、第二组排泥装置和第三组排泥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电动排泥阀连接排泥支管,所述电动排泥阀前的排泥支管上连接具有气提阀门的气提支路,各气提支路设置拆卸式气泵接口;
所述排泥系统还包括:
拆卸式气泵,用于连接各气提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35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动力水体快速净化装置
- 下一篇:智能PAM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