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细胞输液用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3577.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6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常青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细胞 塑料软管 第二腔体 输液袋口 输液用袋 软密封 袋体 回输 本实用新型 第一腔体 内部设置 腔体底端 输液药品 团聚现象 依次设置 插瓶针 穿刺棒 混悬液 热压合 塑料膜 细胞筛 橡胶塞 病患 插拔 混液 加注 腔体 输注 虚焊 静脉 密封 过滤 盛装 团聚 注射 全程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细胞输液用袋,涉及干细胞注射领域。包括两块塑料膜热压合而成的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依次设置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用来盛装输液药品,所述第二腔体顶端设有输注口,用来加注干细胞混悬液;所述三个腔体底端与塑料软管相连接,所述塑料软管顶端进行虚焊密封,形成软密封区,软密封区内部设置穿刺棒;还设有输液袋口,输液袋口顶端与塑料软管相连接,底部设有橡胶塞,中间设有细胞筛,用来过滤团聚的干细胞。能够无污染的实现干细胞的全程静脉回输无需频繁插拔插瓶针,并且彻底杜绝回输干细胞悬混液的团聚现象,减轻病患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细胞输液用袋。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指尚未分化的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脐带、胎盘和部分成年人细胞中,它能够被培育成肌肉、骨骼和神经等人体组织和器官。科学家认为,利用干细胞培育出的组织和器官对治疗癌症和其他多种恶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糖尿病患者、早老性痴呆症患者、帕金森氏症患者和脊髓受损患者等带来希望。干细胞研究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飞速进展,中国在造血干细胞超低温定向温度保存技术及超低温抗损伤保存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使造血干细胞应用更为安全有效,已成为治愈多种良性、恶性血液病与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治愈的病种还在不断的扩大。
经过分离纯化的干细胞,往病人体内回输时,干细胞移植途径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或腰穿的方式,因此该治疗可避免开颅的痛苦,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对于静脉注射和腰穿的方式,相对而言早期通常采用腰椎穿刺术的方式进行,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并发症中,还可因穿刺不当发生颅内感染和马尾部的神经根损伤等,并且过程中病人通常较为痛苦。现阶段,较多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将干细胞回输。
现阶段的静脉注射通常先注射生理盐水打开静脉通路,再注射干细胞悬混液,最后再注射生理盐水保证干细胞悬混液完全注入体内,并通过注射地塞米松抗过敏反应,以及添加白蛋白防止干细胞团聚。这种注射方式,不仅要频繁更换输血器的插瓶针,增加了插瓶针的暴露风险以及橡胶塞脱落颗粒的风险,并且即便这样,仍然会产生因为干细胞团聚造成的病人深层静脉栓塞,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细胞输液用袋,能够无污染的实现干细胞的全程静脉回输无需频繁插拔插瓶针,并且彻底杜绝回输干细胞悬混液的团聚现象,减轻病患的痛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细胞输液用袋,包括两块塑料膜热压合而成的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依次设置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用来盛装输液药品,所述第二腔体顶端设有输注口,用来加注干细胞混悬液;所述三个腔体底端与塑料软管相连接,所述塑料软管顶端进行虚焊密封,形成软密封区,软密封区内部设置穿刺棒;还设有输液袋口,输液袋口顶端与塑料软管相连接,底部设有橡胶塞,中间设有细胞筛,用来过滤团聚的干细胞。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袋体及塑料软管的材质为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袋体顶端还设有挂孔,挂孔的形状是圆形、椭圆形。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穿刺棒为子弹型设计,顶端为尖刺状,底端带有一圈向外凸起,中间向内部收缩。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穿刺棒整体密度小于1g/cm3。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细胞筛为美国BD FALCON的细胞滤网。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细胞筛为聚丙烯材料。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细胞筛100um的孔。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细胞筛与输液袋口内部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常青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常青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3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多口径医护用消毒液瓶挂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卡介苗溶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