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4400.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7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查阿六;周荷珍;周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闪联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3/04;H01B3/44;H01B7/22;H01B7/17;H01B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烯烃 外部 钢带铠装层 外半导电层 防火电缆 内绝缘层 防火层 屏蔽层 云母带 绝缘层 低烟无卤聚烯烃 钢芯铝绞线 内半导电层 内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 半导电层 电气事故 防火阻燃 现有装置 有效解决 保护层 燃烧 散发 改进 | ||
1.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芯铝绞线(1)、聚烯烃内绝缘层(2)、内半导电层(3)、屏蔽层(4)、外半导电层(5)、云母带防火层(6)、内保护层(7)、钢带铠装层(8)、聚烯烃外套(9)、钢芯(101)、铝绞线(102);
所述钢芯铝绞线(1)为圆形状;所述聚烯烃内绝缘层(2)设置在钢芯铝绞线(1)的外部,且聚烯烃内绝缘层(2)与钢芯铝绞线(1)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内半导电层(3)设置在聚烯烃内绝缘层(2)的外部,且内半导电层(3)与聚烯烃内绝缘层(2)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屏蔽层(4)设置在内半导电层(3)的外部,且屏蔽层(4)与内半导电层(3)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外半导电层(5)设置在屏蔽层(4)的外部,且外半导电层(5)与屏蔽层(4)通过套和方式相连接;所述云母带防火层(6)设置在外半导电层(5)的外部,且云母带防火层(6)与外半导电层(5)通过缠绕方式相连接;所述内保护层(7)设置在云母带防火层(6)的外部,且内保护层(7)与云母带防火层(6)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钢带铠装层(8)设置在内保护层(7)的外部,且钢带铠装层(8)与内保护层(7)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聚烯烃外套(9)设置在钢带铠装层(8)的外部,且聚烯烃外套(9)与钢带铠装层(8)通过包裹方式相连接;所述钢芯(101)设置在钢芯铝绞线(1)的中部,且钢芯(101)与钢芯铝绞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铝绞线(102)设置在钢芯(101)的外部,且铝绞线(102)与钢芯(101)通过缠绕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芯铝绞线(1)是由若干根铝绞线(102)呈螺旋状缠绕于钢芯(101)外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内绝缘层(2)、聚烯烃外套(9)均为无烟无卤阻燃型聚烯烃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护层(7)为聚乙烯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外套(9)厚度为不得小于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闪联高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闪联高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44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