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防液体物料转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4777.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8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阎培军;曹忠诚;王宜运;韩充;王智;张巨成;高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料管 防护罩 真空管 液体物料转移 本实用新型 静电接地 密封定位 充氮管 氮气调节阀 防交叉污染 静电接地线 真空调节阀 生产作业 物料转移 接地 防异味 防毒 防爆 劳动生产率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防液体物料转移装置,属于物料转移技术领域,包括吸料管,吸料管上设置有密封定位箍,密封定位箍连接套装在吸料管外侧的防护罩,防护罩上连接真空管和充氮管,真空管和充氮管上分别设置有真空调节阀和氮气调节阀,吸料管上还设置有静电接地柱,静电接地柱通过静电接地线接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能够降低操作难度和安全风险,提高了生产作业的劳动生产率,能够防爆、防毒、防异味、防交叉污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防液体物料转移装置,属于物料转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批量较大的化工物料生产过程中,液体物料的转移一般是通过管道进行输送转移,但对于小批量化工物料生产,管道输送转移就不适用了。在小批量化工物料生产时,桶装液体物料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且桶装液体物料的转移大多使用真空吸料的方式和打料泵转移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剧毒、强腐蚀、易燃易爆危化品。其中,某些剧毒液体物料在转移过程中易出现挥发、滴落或飞溅等跑冒滴漏现象,对操作人员的造成人身伤害;易燃、易爆液体物料在转移过程时,会在料管中高速流动产生静电,引起着火、爆炸,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降低操作难度和安全风险,并弥补市场空白,开发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液体物料转移装置是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能够降低操作难度和安全风险,提高生产作业劳动生产率,能够防爆、防毒、防异味、防交叉污染的四防液体物料转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四防液体物料转移装置,包括吸料管,吸料管上设置有密封定位箍,密封定位箍连接套装在吸料管外侧的防护罩,防护罩上连接真空管和充氮管,真空管和充氮管上分别设置有真空调节阀和氮气调节阀,吸料管上还设置有静电接地柱,静电接地柱通过静电接地线接地。
四防液体物料转移装置不仅能够降低操作难度和安全风险,提高生产作业的劳动生产率,还能够起到防爆、防毒、防异味和防交叉污染的作用,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优选,密封定位箍和防护罩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密封定位箍和防护罩通过定位螺丝固定在吸料管上,通过定位螺丝调节防护罩在吸料管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优选,防护罩为圆锥结构,防护罩的高度为100~500mm,防护罩的顶部直径为30~100mm,防护罩的底部直径为150~400mm。
进一步的优选,充氮管穿过防护罩,充氮管的出口端低于防护罩底部50~100mm。充氮管通过氮气调节阀连接氮气系统。
进一步的优选,真空管穿过防护罩,真空管的入口端高于防护罩底部10~30mm。真空管通过真空调节阀连接连接抽真空系统。
进一步的优选,吸料管、真空管、充氮管和防护罩采用不锈钢或金属钛,且吸料管、真空管、充氮管和防护罩的内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进一步的优选,静电接地柱和静电接地线通过静电夹连接,能够将物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出,消除了产生着火、爆炸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防液体物料转移装置通过防护罩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异物进入桶装液体物料中,同时能够防止有毒、有害的液体物料挥发到空气中,避免产生异味、污染和交叉污染。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防液体物料转移装置通过真空管和充氮管的设置,可以使易燃易爆的液体物料与空气隔离,同时通过静电夹将物料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出,消除了产生着火、爆炸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4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