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引锭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5381.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6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占双;吴晓东;吕游;刘杰;吴优;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2200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组 引锭杆 转换杆 辊道 连铸 驱动辊 引锭头 本实用新型 对中支架 夹坯事故 宽度转换 一端连接 重合 匹配 配合 保证 | ||
一种连铸引锭杆,包括引锭头、转换杆Ⅰ、转换杆Ⅱ、第一链条组、第二链条组,引锭头安装在转换杆Ⅰ上,转换杆Ⅰ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链条组,第一链条组通过转换杆Ⅱ连接第二链条组,第二链条组的宽度与辊道宽度相配合,第二链条组的最末端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10°≤R≤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连铸引锭杆,在第一链条组和第二链条组之间通过转换杆Ⅱ的宽度转换,使第二链条组的宽度与辊道宽度相匹配,并通过对中支架保证引锭杆的中心线与辊道中线重合,同时第二链条组与驱动辊接触的末端为斜面,该斜面可以使引锭杆顺利导入驱动辊底部,从而防止引锭杆撞辊而导致的断浇夹坯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引锭杆。
背景技术
连铸在铸机开浇过程中,由于引锭杆尾部在5#扇形段,如拉矫机在拉矫过程中6#-11#段位任一驱动辊因故障提前自动压下,到下限,就会造成引锭杆撞辊,铸坯滞坯,造成断浇夹坯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引锭杆,在第一链条组和第二链条组之间通过转换杆Ⅱ的宽度转换,使第二链条组的宽度与辊道宽度相匹配,并通过对中支架保证引锭杆的中心线与辊道中线重合,同时第二链条组与驱动辊接触的末端为斜面,该斜面可以使引锭杆顺利导入驱动辊底部,从而防止引锭杆撞辊而导致的断浇夹坯事故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连铸引锭杆,包括引锭头、转换杆Ⅰ、转换杆Ⅱ、第一链条组、第二链条组,引锭头安装在转换杆Ⅰ上,转换杆Ⅰ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链条组,第一链条组通过转换杆Ⅱ连接第二链条组,第二链条组的宽度与辊道宽度相配合,第二链条组的最末端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10°≤R≤45°。
在所述第一链条组的侧面安装有辊道对中支架。
所述的转换杆Ⅱ通过连接销轴Ⅱ、调换轴栓和分离杆与第二链条组连接,转换杆Ⅱ和分离杆相互插接,再通过连接销轴Ⅱ连接;调换轴栓穿接在分离杆侧面的翼翅上,再通过弹性圆柱销与连接销轴Ⅱ连接;分离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链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连铸引锭杆,在第一链条组和第二链条组之间通过转换杆Ⅱ的宽度转换,使第二链条组的宽度与辊道宽度相匹配,并通过对中支架保证引锭杆的中心线与辊道中线重合,同时第二链条组与驱动辊接触的末端为斜面,该斜面可以使引锭杆顺利导入驱动辊底部,从而防止引锭杆撞辊而导致的断浇夹坯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铸引锭杆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Y点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视图;
图5是图3中B-B向视图;
图6是图3中C-C向视图;
图7是图3中D-D向视图;
图8是图3中E-E向视图;
图9是图3中F-F向视图;
图10是图3中X点向视图;
图11是图3中G-G向视图。
图中:1-引锭头、2-转换杆Ⅰ、3-连接杆Ⅰ、4-连接杆Ⅱ、5-对中支架、6-转换杆Ⅱ、7-分离杆、8-调换轴栓、9-连接销轴Ⅱ、10-间隔横梁、11-分离杆Ⅱ、12-尾部连杆、13-连接销轴Ⅰ、14-弹性圆柱销、15-防松销轴、16-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5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铸造用结晶器
- 下一篇:一种热坯角部裂纹在线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