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塔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6511.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9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彭锋;赵峰;王兴;朱寒雨;姚家伟;危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F24F7/007;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室 收容 进风口 内风道 外风道 塔壁 热交换器 散热装置 收容空间 出风口 动力部 通风室 外动力 舱门 基站 连通 密封 室内 本实用新型 动力部位 热量传递 环流动 室外部 侧壁 管塔 种管 通风 隔离 贯通 封闭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塔及基站,包括塔壁、由所述塔壁围成的收容空间以及散热装置,所述塔壁上设有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舱门,所述收容空间包括收容舱,所述收容舱包括密封室及位于密封室上方的通风室,所述舱门封闭收容舱,所述出风口与通风室贯通,所述进风口位于收容舱外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外动力部、第一动力部和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动力部位于密封室顶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于密封室的侧壁上且包括第一内风道和与第一内风道隔离的第一外风道,所述外动力部位于通风室内与第一外风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外风道另一端与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动力部用于在密封室内形成环流动的气流,并通过所述第一内风道将气流的热量传递至密封室外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塔及基站。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带来大量的通信站址需求,前的基站都设于地表,包括通信塔和与塔管配合的机柜,其中,单管塔由于有着易安装,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城市中心的通信基站、广场照明、路灯、电力输送、景观标志等规划项目中,常见的是在管塔周边单独设置机柜以安装电源、电控以及通信设备等并同时设置散热系统;而目其弊端是机房需单独占地,不美观不利于城市规划而且容易被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塔及基站,用于解决管塔和机柜存放底面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所述管塔,包括塔壁、由所述塔壁围成的收容空间以及散热装置,所述塔壁上设有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舱门,所述收容空间包括收容舱,所述收容舱包括密封室及位于所述密封室上方的通风室,所述舱门封闭所述收容舱,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室贯通,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收容舱外部;所述密封室用于收容基站的通讯设备及电源等,无需而外设置与管塔连接的机柜,节省占用外接空间,进而节省成本。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外动力部、第一动力部和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动力部位于所述密封室顶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密封室的侧壁上且包括第一内风道和第一外风道,所述外动力部位于所述通风室内与所述第一外风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外风道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外动力部将从所述进风口吸入的风量经过所述第一外风道后通过出风口排除;
所述第一动力部用于在所述密封室内形成环流动的气流,并通过所述第一内风道将气流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密封室外部。所述外动力部和第一动力部是密封室内外同时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其中,所述收容舱由顶板和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塔壁围成,所述收容舱内设有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隔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并穿过所述隔板,所述第三侧板位于隔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沿着所述塔壁周向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均通过相对两侧所述塔壁连接以围成所述密封室的侧壁,所述隔板与所述顶板以及管壁形成所述通风室。所述收容舱直接利用管塔的塔壁作为侧壁再结合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围成散热壁和收容空间,达到合理利用管塔内部空间和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与所述塔壁之间形成供走线通过的贯穿所述顶板和底板的走线通道,可以收纳整理线缆,避免设于管塔外部二造成损坏和凌乱。
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部相邻设置的第二动力部、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于所述第三侧板上背向所述密封室的外侧,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包括第二内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二外风道一端与所述外动力部连通,另一端与进风口连通,第二热交换器位于所述第二外风道内,所述第二动力部用于将所述密封室内的热量成环流动的气流,并通过所述第二内风道气流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密封室外部。
其中,所述第一内风道设有与所述密封室和第一动力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第二内风道设有与所述密封室和第二动力部连通的通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6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除雪功能的电力输送塔
- 下一篇:110kV单回路直线换位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