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机油盘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9285.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8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印;凌青海;梁正周;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盘 机油 汽车机油 挡风板 挡油板 集油腔 曲轴室 板体 曲轴箱废气 曲轴 避让槽 储油腔 本实用新型 隔离效果 正常运作 接触率 总成本 避让 飞溅 通孔 油腔 连通 发动机 干涉 污染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机油盘总成,包括设有集油腔的机油盘及设于集油腔的挡油板;还包括设在挡油板上方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与机油盘连接的机油盘连接部及若干个用于对运动的曲轴进行避让的避让槽,所述板体上还设有若干用于连通曲轴室及集油腔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机油盘总成,挡风板通过机油盘连接部安装在机油盘上,与机油盘的挡油板配合作用,有利于提高储油腔与曲轴室的隔离效果,有效防止油腔的机油飞溅至曲轴室,降低了曲轴箱废气与回流机油及储油腔机油的接触率,降低曲轴箱废气对机油的污染;此外,由于设置了避让槽,从而避免与运动的曲轴发生干涉,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机油盘总成。
背景技术
机油盘又称油底壳,位于发动机下部,其作用是将曲轴箱密封作为储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收集和储存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目前,机油盘一般还与挡油隔板组成机油盘总成,挡油隔板连接在机油盘的储油腔内用于隔离储油腔与曲轴室;然而,仅依靠挡油隔板是无法有效实现这种隔离的;因为,为了实现回油或让位,挡油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机油或者气体容易通过这些通孔而在储油腔和曲轴室之间流通。储油腔与曲轴室隔离效果不佳将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第一,发动机的回流机油与曲轴室的废气混合,提高了曲轴箱废气循环系统的负荷;第二,储油腔的机油飞溅粘附在曲轴上引起动力损耗,曲轴上机油甩脱后也容易引起发泡现象;第三,曲轴箱废气与储油腔的机油相接触,对机油造成污染。
因此,就需要一种汽车机油盘总成,有利于提高储油腔与曲轴室的隔离效果,防止油腔的机油飞溅至曲轴室,降低曲轴箱废气与回流机油及储油腔机油的接触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机油盘总成,有利于提高储油腔与曲轴室的隔离效果,防止油腔的机油飞溅至曲轴室,降低曲轴箱废气与回流机油及储油腔机油的接触率。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机油盘总成,包括设有集油腔的机油盘及设于集油腔的挡油板,还包括设在挡油板上方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与机油盘连接的机油盘连接部及若干个用于对运动的曲轴进行避让的避让槽,所述板体上还设有若干用于连通曲轴室及集油腔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避让槽由板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板体为薄板冲压件结构。
进一步,每个所述避让槽均包括用于避让曲轴连杆组件的槽Ⅰ及两个分别设在槽Ⅰ左右两侧用于避让曲轴平衡块的槽Ⅱ。
进一步,所述槽Ⅰ的深度大于槽Ⅱ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槽Ⅰ与槽Ⅱ均为弧形凹槽结构。
进一步,所述通孔包括设于槽Ⅰ的用于供机油通过的机油过孔,所述槽Ⅰ上位于机油过孔的边沿处还设有朝下倾斜延伸并部分遮挡机油过孔的挡板。
进一步,所述通孔还包括设于槽Ⅱ的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孔。
进一步,所述避让槽的数量为3-5个,且各避让槽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机油盘连接部为若干设在板体边沿上的螺孔。
进一步,所述板体上位于避让槽上方、下方及相邻避让槽之间的位置均设有条形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机油盘总成,挡风板通过机油盘连接部安装在机油盘上,与挡油板配合作用,有利于提高储油腔与曲轴室的隔离效果,有效防止油腔的机油飞溅至曲轴室,降低了曲轴箱废气与回流机油及储油腔机油的接触率,降低曲轴箱废气对机油的污染;此外,由于设置了避让槽,从而避免与运动的曲轴发生干涉,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9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