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寿命浆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3027.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32 | 分类号: | B64C27/32;B64C27/473;B64C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仲晖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桨叶轴 桨夹 桨叶 本实用新型 中心件 全寿命周期 无人直升机 直升机旋翼 安装轴承 末端方向 使用寿命 台阶面 分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寿命浆毂结构,包括浆毂中心件、桨叶轴、桨夹和桨叶,桨叶轴连接浆毂中心件和桨夹,桨叶设置在桨夹末端,桨叶轴上沿桨夹末端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桨叶轴上设有台阶面,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分别设置在台阶面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利用直升机旋翼浆毂的两个安装轴承分担桨叶旋转的离心力,大幅提升轴承的使用寿命,使其满足无人直升机全寿命周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寿命浆毂结构。
背景技术
直升机桨叶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会形成非常大的离心力。直升机浆毂主要受到桨叶所具有的离心力带来的拉力。为保持飞机桨叶的连接稳定性,直升机浆毂内通常至少设置2-3个轴承来连接桨夹轴和桨夹,以支撑桨夹并使飞机在飞行中桨夹绕桨夹轴旋转调节桨叶角度以调整飞机升力。传统旋翼浆毂轴承一般只有直升机使用寿命的半寿命或十分之一寿命甚至200小时的寿命,严重影响了维护成本和维修一致性。在传统设计方案中,轴承通常采用并联方式,如图1所示,轴承一1和轴承二2采用并联方式,轴承一1和轴承二2所受的力并没有因为轴承的数量而带来改善。因此,无法满足直升机全寿命周期的使用,严重影响了维护成本和维修一致性。
专利一种变转速刚性旋翼飞行器用浆毂(公布日2017.01.04,公布号CN106275422A)提供了一种变转速刚性旋翼飞行器用桨毂,适用于转速大范围变化的刚性旋翼,包括桨毂中央件,桨毂中央件上附加弹性片,桨毂中央件与附加弹性片共同固定有变距铰。该专利中变距铰内筒和变距铰外壳之间架设有第一径向轴承和第二径向轴承。专利一种无人直升机的主旋翼浆毂(公告日2017.8.1,公告号CN206394883U)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的主旋翼浆毂,包含旋翼头、端头紧固件、第一止推轴承、第二止推轴承、锁紧环、紧固螺栓、滚子轴承、主轴、贯穿连杆、凸台;所述的旋翼头内设置有端头紧固件,主轴插设在旋翼头内,主轴上设置有凸台,凸台的左侧设置有三个台阶,且三个台阶上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第一止推轴承、第二止推轴承、锁紧环和滚子轴承;所述的锁紧环与旋翼头通过若干紧固螺栓固定;所述的贯穿连杆穿过主轴与端头紧固件固定连接。该专利的第一止推轴承、第二止推轴承的外圆与旋翼头的内孔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主轴的外圆与第一止推轴承、第二止推轴承的内孔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上述2份对比专利中的轴承均采用了类似图1的并联连接方式,使得两个轴承同时受到同等程度的离心力,无法进行分担,容易导致轴承疲劳松动,在直升机使用过程中需要中途维护更换,费时费力费成本。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可提升轴承使用寿命使其满足直升机全寿命周期使用的全寿命浆毂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寿命浆毂结构,该结构利用直升机旋翼浆毂的两个安装轴承分担桨叶旋转的离心力,大幅提升轴承的使用寿命,使其满足无人直升机全寿命周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寿命浆毂结构,包括浆毂中心件、桨叶轴、桨夹和桨叶,桨叶轴连接浆毂中心件和桨夹,桨叶设置在桨夹末端,桨叶轴上沿桨夹末端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桨叶轴上设有台阶面,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分别设置在台阶面的两侧。
优选的,第二轴承的外径小于第三轴承的外径,第三轴承的外径大于台阶面的外径。
优选的,第二轴承为推力球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优选的,还包括桨夹垫片、密封圈、螺钉、摆振减震器和第二螺钉,桨夹轴内设有螺孔,螺钉设置在螺孔内,桨夹垫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桨夹轴末端外侧,密封圈设置在桨夹垫片与桨夹之间,桨夹末端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上分别设有上下对称的两对通孔,通孔上设有过渡套,一对通孔的过渡套上设有摆振减震器,另一对通孔的过渡套内设有第二螺钉,桨叶通过摆振减震器和第二螺钉固定在桨夹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方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3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直升机的螺旋桨中联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桨叶快速拆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