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灯光的地下电缆防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4191.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7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青松照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H02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谭月萍;黄启行 |
地址: | 53001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固定装置 地下电缆 地下电缆防盗 微振动传感器 无线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 报警模块 城市灯光 检测装置 水泥封堵 胶垫层 包覆 被盗 电缆 地下电缆通道 控制器连接 电缆铺设 电缆维护 技术效果 控制器 电缆线 固定包 入口处 预埋 切割 取证 报警 盗窃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灯光的地下电缆防盗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地下电缆且预埋在地下电缆通道的出入口处的水泥封堵层以及包覆在水泥封堵层内的防盗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防盗固定装置内的检测装置,在地下电缆的表面还包覆有胶垫层,该胶垫层通过防盗固定装置固定包覆在所地下电缆的表面,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微振动传感器、GPS定位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微振动传感器、GPS定位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防止犯罪分子对电缆线的两端切割后进行盗窃活动,而且更换电缆或电缆维护时操作方便,加快了电缆铺设和维护的效率,而且电缆不容易被盗取,被盗时能够及时报警、定位、取证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固定与防盗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城市灯光的地下电缆防盗组件。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中为了城市环境的宜居整洁,通常铺设地下电缆,电缆线都是铺设在地下的专用通道中,在地下专用通道中由于每隔一段距离便要设置一个电缆井用于电缆线的连接和维护,由于电缆线通常距离很长,有的长达几十公里,犯罪分子常常利用电缆井对电缆线进行破坏和盗窃,犯罪分子将电缆线的两端切割后,便可以轻易的从一头抽出,从而造成城市公共财产的损失,因此在各类工程中,主要采用混凝土浇注将电缆线堵住电缆通道,从而防止犯罪分子对电缆线的两端切割后进行盗窃活动,然而这样的防盗方法在更换电缆或进行电缆维护时候难以操作,会导致电缆损坏,而且铺设电缆线工程进度缓慢,与此同时,电缆线被盗窃时不能及时反映被盗线缆发生在那里,从而使监测人员无法迅速赶到事故现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灯光的地下电缆防盗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盗组件能有效防止犯罪分子对电缆线的两端切割后进行盗窃活动,而且更换电缆或电缆维护时操作也方便,不会导致电缆损坏,与此同时,当电缆线被盗窃时还能及时反映被盗线缆发生在那里,从而使提醒电缆维护人员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城市灯光的地下电缆防盗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地下电缆且预埋在地下电缆通道的出入口处的水泥封堵层以及包覆在水泥封堵层内的防盗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防盗固定装置内的检测装置,在所述地下电缆的表面还包覆有胶垫层,该胶垫层通过防盗固定装置固定包覆在所地下电缆的表面,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微振动传感器、 GPS定位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微振动传感器、GPS定位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盗固定装置包括支架本体和电缆压紧装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央位置上设置有向上凸出且用于固定地下电缆的U型卡槽,在所述U 型卡槽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多根伸入所述U型孔内的调节螺杆,所述电缆压紧装置设置在U型卡槽内且通过调节螺杆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与U型卡槽的顶端外壁和电缆压紧装置进行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缆压紧装置包括通过弹簧呈上下契合连接的支撑块和压紧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在U型卡槽底端的支架本体上,所述压紧块的顶端外壁通过螺纹孔与所述调节螺杆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和压紧块相互契合的面呈弧形凹槽, 在该弧形凹槽的内表面呈螺纹状或齿形。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U型卡槽的两端入口处还填充有密封胶层。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ZigBee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为声光报警模块。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青松照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宁市青松照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4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BIM的智能防盗系统
- 下一篇:一款无线门窗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