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用电网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4485.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2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男;张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志男 |
主分类号: | B60M1/13 | 分类号: | B60M1/13;B60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线 防短路 间隔件 本实用新型 充电 触碰 车辆充电 短路事故 距离缩短 短路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涉及车辆充电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网线之间的距离缩短后容易发生触碰短路的技术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包括第一电网线、第二电网线和防短路间隔件;其中,所述第一电网线和所述第二电网线通过所述防短路间隔件保持间隔、且两者之间的间隔为100mm至300mm。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有防短路间隔件使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可以防止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发生触碰短路事故,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充电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集电技术的发展,通过架空电网对车辆进行充电的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目前,车辆一般是通过双集电杆结构从电网线采集电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单集电杆结构的集电器也逐渐被设计开发出来。对于单集电杆结构的集电器,由于集电杆数量的减少,使得外部两根电网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到缩短。然而,两根电网线之间的距离缩短后就发生触碰而导致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网线之间的距离缩短后容易发生触碰短路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用电网线结构,包括第一电网线和第二电网线;所述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包括防短路间隔件;
其中,所述第一电网线和所述第二电网线通过所述防短路间隔件保持间隔、且两者之间的间隔为100mm至300mm。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防短路间隔件包括绝缘底座、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底座上;
所述防短路间隔件通过所述第一夹持件夹持所述第一电网线、且通过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所述第二电网线;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间隔设置,以将所述第一电网线和所述第二电网线分隔开。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夹持在所述第一电网线的上部;
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在所述第二电网线的上部。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为具有相同结构的夹持件。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网线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电网线的第二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背;
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卡勾、和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且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其中,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勾相互配合,以将所述第一电网线夹持固定。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
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上;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臂具有所述的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夹持臂具有所述的第二卡勾。
在前述的充电用电网线结构中,可选的,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连接部;
所述第一夹持臂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臂位于所述连接部的相背的另一侧;
所述充电用电网线结构还包括可拆卸的锁固件,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通过所述锁固件相互固定、且夹持在所述连接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志男,未经高志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4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