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高低压管穿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6693.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6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樊大海;骆敏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管 导向槽 铜管 旋转压紧装置 穿管 穿管机 工作台 供给装置 输送机构 高低压 输送线 压紧 本实用新型 空调 切断装置 依次设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高低压管穿管机,包括依次设置的铜管输送机构、穿管机构和保温管来料机构,铜管输送机构包括铜管工作台和设置在铜管工作台上的铜管输送线;穿管机构包括导向槽和第一旋转压紧装置,第一旋转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导向槽内的保温管;保温管来料机构包括保温管工作台、第二旋转压紧装置和设置在保温管工作台一端的保温管供给装置,保温管工作台上也设有导向槽,第二旋转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导向槽内的保温管,保温管供给装置与导向槽对应设置;铜管输送线、穿管工作台上的导向槽和保温管工作台上的导向槽对应设置,穿管机构和保温管来料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切断保温管的切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穿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高低压管穿管机。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空调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循环往复。空调通过制冷剂在液态和气态两种状态下不断地转换实现制冷的目的。制冷剂在常温和正常气压下是以气态形式存在,要把气态的制冷剂转变为液态制冷剂就需要通过压缩机对气态制冷剂进行加压使之成为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通过高压管(细管)流向室内机。而室内机蒸发器的管路直径变粗,这时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迅速膨胀并逐步气化,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制冷剂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能,而这个热能就是来自被吸入室内机的空气,被吸收热能的空气温度降低后,又被室内机的风扇吹回室内,室内的空气在不断地经过室内机进行循环,不断地不吸收热能使得室内的温度逐渐的降低。同时已经气化的制冷剂通过低压管(粗管)被压缩机再吸入到压缩机进行压缩,在压缩的过程中释放出热能,形成液态制冷剂。
空调的高压管和低压管制作完成后,一般需要包覆保温管进行保温。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穿管,或者半自动穿管,不仅效率低而且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空调的高压管和低压管制作完成后采用人工穿保温管,或者半自动穿保温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高低压管穿管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调高低压管穿管机,包括依次设置的铜管输送机构、穿管机构和保温管来料机构,所述铜管输送机构包括铜管工作台、设置在铜管工作台上的铜管输送线和驱动装置,所述铜管输送线包括主传动轴和副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上固定有主滚轮,所述副传动轴上固定有与主滚轮配合的副滚轮,所述驱动装置与主传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穿管机构包括穿管工作台和第一旋转压紧装置,所述穿管工作台上设置有供保温管穿过的导向槽,所述第一旋转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导向槽内的保温管;
所述保温管来料机构包括保温管工作台、第二旋转压紧装置和设置在保温管工作台一端的保温管供给装置,所述保温管工作台上也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第二旋转压紧装置用于压紧导向槽内的保温管,所述保温管供给装置与导向槽对应设置;
该空调高低压管穿管机还包括移载装置,所述移载装置包括龙门架和设置在龙门架上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可沿龙门架前后左右滑动用于抓取导向槽内的保温管;
所述铜管输送线、穿管工作台上的导向槽和保温管工作台上的导向槽对应设置,所述穿管机构和保温管来料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切断保温管的切断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铜管输送线包括若干主传动轴,若干所述主传动轴通过链轮链条传动连接构成主传动链,所述主传动链与铜管的来料方向一致,所述主传动轴的两端均固定有主滚轮。由于在穿管过程中,只有铜管在运动,故在输送过程中,为了保持输送及定位稳定,故铜管输送线采用链轮动力传动,前后链轮都是通过链条逐级传动,主滚轮由驱动装置驱动,使得副滚轮与主滚轮压紧铜管,并使铜管在动力作用下输送,主滚轮为动力轮,副滚轮为被动轮,输送功能稳定,成本较低,主传动轴上设置有两组主滚轮,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6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工装板反弹的逆止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上下料伺服钻孔攻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