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窑炉烟气污染物湿法脱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6803.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8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凤杰;孙振动;李华伦;钱跃福;李雷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康宁特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50;B01D53/7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23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塔 工业窑炉烟气 喷淋管 湿法脱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 冲洗管 进风口 排出管 收集槽 水箱 烟囱 污染物 静电除尘器效率 湿式电除尘器 污染物治理 烟气收集管 竖直设置 出风口 出料口 排出阀 干式 脱除 伸出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窑炉烟气污染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窑炉烟气污染物湿法脱除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洗涤塔以及位于洗涤塔外的水箱、收集槽和烟囱;洗涤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冲洗管、湿式电除尘器和喷淋管;喷淋管位于进风口的上方;所述冲洗管伸出洗涤塔外,且通过第一管路与水箱相连通;所述喷淋管通过第二管路与洗涤塔底部相连通,且第二管路与洗涤塔连接处位于进风口下方;所述收集槽通过物料排出管与出料口相连通,物料排出管设有物料排出阀;所述烟囱通过烟气收集管与出风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干式静电除尘器效率低,对环境有危害的问题,具有脱除效率高,适应性强,占地小、投资少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窑炉烟气污染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窑炉烟气污染物湿法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业窑炉的烟气污染物治理工艺,一般采用干法除尘技术,设备中主要选用旋风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及电袋复合除尘器。针对不同行业,由于生产工艺决定烟气治理的工艺选择,比如常规的氧化铝焙烧炉系统烟气治理常采用静电除尘器,而由于氧化铝焙烧炉的烟气温度比较高、粉尘比较细、湿度大等特点,导致只能采用干式静电除尘器,但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干式静电除尘器无法满足国家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窑炉烟气污染物湿法脱除装置,主要解决现有干式静电除尘器效率低,对环境有危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工业窑炉烟气污染物湿法脱除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洗涤塔以及位于洗涤塔外的水箱、收集槽和烟囱;
所述洗涤塔侧壁设有进风口,洗涤塔顶端设有出风口,洗涤塔底端设有出料口;洗涤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冲洗管、湿式电除尘器和喷淋管;喷淋管位于进风口的上方;所述冲洗管伸出洗涤塔外,且通过第一管路与水箱相连通,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喷淋管伸出洗涤塔外,且通过第二管路与洗涤塔底部相连通,第二管路与洗涤塔连接处位于进风口下方,第二管路设有上第二水泵;所述收集槽通过物料排出管与出料口相连通,物料排出管上设有物料排出阀;所述烟囱通过烟气收集管与出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和冲洗管均水平设置,且喷淋管和冲洗管的侧壁均沿轴向方向设有若干雾化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洗涤塔内还设有多孔板,多孔板位于喷淋管的下方、进风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补水管,补水管一端与水箱相连通,另一端与洗涤塔底部相连通,且补水管与洗涤塔连接处位于进风口下方,所述补水管上设有第三水泵。
具体的,所述喷淋管由上至下并联设置三排。
所述洗涤塔底端内部可以设置为倾斜的斗状,有利于物料的沉积;所述水箱内盛装有含有洗涤液的工艺水,可以通过第一管路对洗涤塔内烟气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高温烟气进入洗涤塔中,利用喷淋管中的洗涤液对烟气进行喷淋降温,把烟气温度降到50℃左右,同时把烟气中颗粒物粉尘进行脱除,能脱除效率50%粉尘,然后饱和性烟气进入湿式电除尘,通过高压静电作用把粉尘及颗粒收集下来,脱除效率86%,洁净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
2、第二水泵为循环水泵,可以将洗涤塔底部存留的洗涤液通过第二管路输送到喷淋管,喷淋管的喷嘴把洗涤液进行雾化,使烟气雾滴与烟气中的颗粒充分接触并融合,通过洗涤液自身重力落入洗涤塔底部,达到收集颗粒物的目的补水管根据烟气蒸发水量及外排水量,可以定期向洗涤塔补水;洗涤后的废渣通过第三管路输送至物料槽进行集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康宁特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康宁特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6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