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立磨内部喂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6992.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凌云;赵剑波;申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2 | 分类号: | B02C23/02;B02C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蒙建军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料口 磨盘 分料管 磨辊 本实用新型 喂料装置 立磨 螺旋喂料器 周向均布 输出口 输入口 选粉机 研磨区 粗料 和粉 磨机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立磨内部喂料装置,包括选粉机的粗料出料口A、磨辊和磨盘,所述磨辊沿周向均布在所述磨盘上,还包括:螺旋喂料器及其出料口B,以及分料管;所述出料口B位于所述出料口A内,所述分料管的输入口与所述出料口B连通,所述分料管的输出口位于所述磨盘的研磨区上方,所述出料口A位于所述磨盘的中央上方。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新物料稳定均匀的喂到磨辊下,保证磨机稳定性和粉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立磨内部喂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立磨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水泥、电力,钢铁等行业的一种节能粉磨设备。传统立磨的内部进料结构为下料管布置在磨盘中心的正上方,物料通过离心力作用从磨盘中心甩到边缘。基于满足工艺需求,立磨必须设计合理的磨盘直径、磨辊直径和数量。一些立磨的内部结构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磨盘中心上部空间较小的问题,这导致中心下料口无法伸到合理的喂料高度区域。无论从磨盘中心或边缘下料,都难免会出现喂料不均匀,而且喂料还容易受到风的影响。
另外,立磨在粉磨一些高湿物料的时候,经常遇到高水分的新喂料和磨内循环的干物料混合,会出现因物料粘结溜管内壁而造成的堵料现象,会给生产造成很多麻烦。因此,如何在保证下料均匀的同时,又做到物料的干湿分离,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现场安装调整方便,既可以实现稳定均匀的喂料,又能做到物料的干湿分离的新型立磨内部喂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立磨内部喂料装置,包括选粉机的粗料出料口A、磨辊和磨盘,所述磨辊沿周向均布在所述磨盘上,还包括:螺旋喂料器及其出料口B,以及分料管;所述出料口B位于所述出料口A内,所述分料管的输入口与所述出料口B连通,所述分料管的输出口位于所述磨盘的研磨区上方,所述出料口A位于所述磨盘的中央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A和所述出料口B的中心线与所述磨盘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A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状。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A为方锥形筒状或圆锥形筒状。
进一步地,所述分料管的输出口的数量与所述磨辊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喂料器的输出侧位于所述出料口A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高水分的新物料通过螺旋喂料器,再经过分料管给料至磨盘研磨区,从而实现了新物料稳定均匀的喂到每个磨辊下,保证磨机稳定性和粉磨效率。从选粉机分选下来的内循环物料属于干料,该部分经过出料口A落至磨盘中心,做到磨内干湿物料的分离,防止因物料粘结溜管内壁而造成的堵料,提高磨机运转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出料口A;2、螺旋喂料器;3、出料口B;4、分料管;5、磨辊;6、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一种新型立磨内部喂料装置,包括选粉机的粗料出料口A1、磨辊5和磨盘6,所述磨辊5沿周向均布在所述磨盘6上,还包括:螺旋喂料器2及螺旋喂料器2的出料口B3,以及分料管4;所述出料口B3位于所述出料口A1内,所述分料管4的输入口与所述出料口B3连通,所述分料管4的输出口位于所述磨盘6的研磨区上方,所述出料口A1位于所述磨盘6的中央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6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