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场安全管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8055.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8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祝贺;苏帅;李立树;王有柱;张明;熊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董金国 |
地址: | 05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模块 语音录放模块 单片机 信息处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 管控装置 微波雷达 危险区域 现场安全 射频识别器 安全距离 播放声音 即时通知 身份信息 有效感应 危险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场安全管控装置,其包括感应模块、与感应模块相连通的信息处理模块以及功能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设置在危险点区域的微波雷达以及射频识别器,信息处理模块为单片机,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语音录放模块以及GSM模块构成,所述单片机用于控制语音录放模块以及GSM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微波雷达可以有效感应到现场工作人员是否进入危险区域同时感应模块可以感应到该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单片机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控制语音录放模块播放声音用于通知该人员已进入到危险区域,实现即时通知工作人员,提醒工作人员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场安全管控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生产现场的安全保障工作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生产现场往往存在一个或多个带电危险点。同时,生产现场往往需要多班组交叉作业,一部分工作还需要外协队伍进行配合,人员复杂,工作负责人现场管控难度大。目前,危险点防护的主要手段有运维人员设置安全围栏和班前会安全交底两种方式。现场作业人员因一时疏忽大意靠近带电危险点,又缺乏及时的监督提醒而造成人身伤亡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人员进行危险区域并且可以有效进行提醒的现场安全管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场安全管控装置其包括感应模块、与感应模块相连通的信息处理模块以及功能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设置在危险点区域的微波雷达以及射频识别器,信息处理模块为单片机,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语音录放模块以及GSM模块构成,所述单片机用于控制语音录放模块以及GSM模块。
所述射频识别器包括设置在危险点区域的阅读器以及设置在施工人员身上并且记录有施工人员信息的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微波雷达可以有效感应到现场工作人员是否进入危险区域同时感应模块可以感应到该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单片机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控制语音录放模块播放声音用于通知该人员已进入到危险区域,实现即时通知工作人员,提醒工作人员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控制单片机驱动GSM模块进行现场电话沟通或向相关人员发送短信,实现人工劝离,可以有效实现对危险区域的监管,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感应模块、与感应模块相连通的信息处理模块以及功能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设置在危险点区域的微波雷达以及射频识别装置,信息处理模块为单片机,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语音录放模块以及GSM模块构成,所述单片机用于控制录放模块以及GSM模块。
所述射频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危险点区域的阅读器以及设置在施工人员身上并且记录有施工人员信息的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雷达1以及语音录放模块2均设置在同一个壳体3上,微波雷达1采用两个分别位于壳体的左右两侧,每个雷达实现单个180度球面覆盖,两个微波雷达1相背设置,实现360度球面覆盖。微波雷达不间断发射微波信号,当现场工作人员进入微波雷达的感应区域时,信息处理模块驱动语音录放模块播放语音提醒信息,提醒工作人员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射频识别装置的阅读器4也应设置在壳体3上,而电子标签设置在现场工作人员身上,当现场工作人员靠近后,阅读器识别该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并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驱动GSM模块,GSM模块可以向现场工作负责人发送告警短信,当该工作人员离开危险区域时,单片机同样会驱动GSM模块向现场工作负责人发送告警解除短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8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