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向间隙调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0548.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3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居彦;孙景超;段士明;刘文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B71/02 | 分类号: | A01B71/02 |
代理公司: | 11548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转动连接 驱动杆 下弧板 螺杆 本实用新型 调整结构 限位环 辊体 径向间隙调整 滑动套接 机器设计 经济指标 手动调整 铰链轴 运转率 支撑杆 减小 平键 工作量 协调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包括位于墙体一侧的辊体以及下弧板组件,且下弧板组件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在墙体上的铰链轴,所述下弧板组件的下方设有调整结构,且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滑动套接有螺杆,且螺杆靠近辊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柱,且支柱固定在墙体上,所述驱动杆远离螺杆的一端通过平键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后,会大大减小调整工作量,不管手动调整还是自动调整,都方便易行,从而使机器过料(过风)间隙与工作状态相协调,提高安全运转率,很好地达到机器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径向间隙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小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的收获,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全程机械收获,棉花收获也已经实现机械摘棉,花生、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的收获机械化也在稳步推进,但,与国外同类机型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国外机型除了具有外形美观,工作质量可靠,工作效率高等性能特点外,在结构组成及连接方式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越性,安装、拆卸灵活,维修、调整方便等。关于配合间隙,每台作业机器都有要求,而且还很重要,就农机来说,过料间隙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机器的使用性能,经济技术指标的实现,故障率高低等。
国内农机产品过料间隙多为径向间隙。其下弧板组件为可动调整结构,其端板上加工出长圆孔,调整间隙时,先将下弧板组件端板与墙板间的连接螺栓松开,沿着长圆孔上下移动下弧板组件,调整到位后紧固连接螺栓,才可以完成。这种调整方式,需要技术或使用人员钻进机器有关部位或者拆开机器,才能较好的完成,操作极不方便,且调整工作量大,所以,一般间隙调整在维修时进行,而生产过程中,因为调整的不方便,即使间隙不理想甚至不合理,作业人员也会因停机时间长等原因而放弃调整,致使机器在非最佳间隙下作业,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指标,增加故障率。
目前,一体化联合收获机械,机型越来越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体积大,结构复杂,按传统的间隙调整方式操作,就更加不便,也不人性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及其调整方法,投入使用后,会大大减小调整工作量,不管手动调整还是自动调整,都方便易行,从而使机器过料(过风)间隙与工作状态相协调,提高安全运转率,很好地达到机器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及其调整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径向间隙调整结构,包括位于墙体一侧的辊体以及下弧板组件,且下弧板组件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在墙体上的铰链轴,所述下弧板组件的下方设有调整结构,且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侧滑动套接有螺杆,且螺杆靠近辊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柱,且支柱固定在墙体上,所述驱动杆远离螺杆的一端通过平键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远离驱动杆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托杆,且托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位于下弧板组件下方的调整轮,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齿轮环,且齿轮环位于限位环远离辊体的一侧,齿轮环的一侧设有驱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齿轮环啮合连接的齿轮,且齿轮连接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和驱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与平键形状适配的插槽,且平键套接在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螺杆、驱动杆和支撑杆均位于辊体靠近墙体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中,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螺杆、齿轮环、限位环、支撑杆、支柱、驱动杆、齿轮、驱动电机或液压马达、托杆和调整轮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方便、简单、快捷的完成机外调整,无需拆机、长时间停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未经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0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耕机助力升降系统
- 下一篇:龙门吊式农机运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