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标定用自动控制系统脉冲采集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0855.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1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蒲诚;李红锁;苏学健;崔洋洋;许书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迅尔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采集模块 信号隔离模块 自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多路信号 流量标定 通信模块 单片机 开关量输入 开关量信号 开关输入端 抗干扰能力 实时接收 硬件成本 自动计算 脉冲 减小 启停 工作量 保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量标定用自动控制系统脉冲采集模块,包括:单片机、通信模块、多路信号选择开关和信号隔离模块,其中单片机分别与通信模块和信号隔离模块连接,多路信号选择开关与PLC的开关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有开关量输入点实时接收PLC启停的命令,准确可靠,自动计算时间和脉冲个数,PLC用modbus 485来随时接收计算好的数据,完成后发出一个开关量信号;保留了PLC系统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减小了PLC系统的工作量,使系统更准确;节省了硬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计标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流量标定用自动控制系统脉冲采集模块。
背景技术
工业流量计标定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外来因素造成的干扰及不稳定。标准表法是使液体或气体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连续通过标准表和被校表,用比较的方法确定被校表误差的方法。检定开始,流量调节到指定值,待流速稳定后,同时对标准表与被检表的脉冲信号计数,一段时间后,同时停止两流量计的计数并记录。
现在标准表法标定装置的方法是采用计算机装板卡的方式,来采集、控制和运算。但计算机板卡抗干扰能力差,使用久了容易出现板卡松动、接触不良等情况,造成装置使用不正常,维护周期较短。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PLC采集、控制和运算,上位机同意管理生成报表。这种方法PLC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维护率低。但是小型PLC的脉冲采集通道较少,而大型PLC成本价格比较高,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脉冲采集点多的标定装置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量标定用自动控制系统脉冲采集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流量标定用自动控制系统脉冲采集模块,包括:单片机、通信模块、多路信号选择开关和信号隔离模块,其中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信号隔离模块连接,所述多路信号选择开关与PLC的开关输入端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包括485芯片IC1,所述IC1的A端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2的正极和保险F2的一端连接,所述IC1的B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所述Z2的负极和保险F3的一端连接,所述IC1的电源端和所述R7的另一端接通信模块电源,所述IC1的接地端和所述R8的另一端接通信模块电源负极,所述IC1的接收器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串行接口输入端连接,所述IC1的驱动器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2一端和所述单片机的串行接口输出端连接,所述IC1的输出使能端分别和IC1的接收器输出使能端、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使能端连接,所述R2和R1的另一端接通信模块电源;
所述信号隔离模块包括使能输入信号隔离电路和结果输出信号隔离电路,所述使能输入信号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O2D,所述O2D的正极输入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O2D的阴极输入引脚分别与电容C8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Z3的一端连接,所述O2D的发射极输出引脚接地,所述O2D的集电极输出引脚分别与电阻R19的一端和所述单片机的使能端连接,所述R19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R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C8的另一端、所述Z3的另一端和所述保险F4的一端连接;
所述结果输出信号隔离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O2A,所述O2A的正极输入引脚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O2A的阴极输入引脚接地,所述O2A的发射极输出引脚与稳压二极管Z5的负极连接,所述O2A的集电极输出引脚分别与所述Z5的正极和保险F6的一端连接,所述R12的另一端与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C13的另一端接地。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还包括通信电源滤波电路,所述通信电源滤波电路的保险F7的一端接电源正极,所述F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7、C6和C5的一端连接,所述C7、C6和C5的一端输出通信模块电源,所述C7、C6和C5的另一端输出通信模块电源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迅尔仪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迅尔仪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08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