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团聚剂乳化装置及团聚液配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1333.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3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慧;李湧;安胜利;张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0 | 分类号: | B01F7/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团聚 团聚剂 缓存罐 料斗 乳化装置 配制系统 加料 乳化罐 下料 配制 浓缩 本实用新型 水蒸汽凝结 并联布置 交替切换 不断流 混合罐 控制阀 难溶物 配料罐 乳化液 水蒸汽 有效地 分列 料管 料流 稀释 遇水 粘结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团聚剂乳化装置,包括乳化罐和固料斗,乳化罐通过并联布置的多个下料管路与固料斗连通,每一下料管路上设有一个缓存罐及沿料流方向分列于缓存罐两侧的两个切换控制阀。通过多个下料管路实现交替切换加料的方式,可保证加料不断流,有效地防止水蒸汽进入缓存罐和固料斗中,避免水蒸汽凝结在缓存罐和固料斗而造成固态团聚剂粘结。另外还涉及一种团聚液配制系统,包括配料罐、混合罐和上述团聚剂乳化装置,乳化液抽入配料罐中与液态团聚液混合得到浓缩团聚液,再在混合罐中对浓缩团聚液进行稀释得到所需的团聚液,可避免团聚液配制过程中固态团聚剂粉末遇水形成球状难溶物而影响团聚液的配制及使用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团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团聚剂乳化装置及采用该团聚剂乳化装置的团聚液配制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截至2016年底全国火电装机总量已达到10.5亿千瓦,占电力装机总量的63.6%,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力供应格局不会发生改变。然而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是我国大气中各类污染物的重要排放源,超半数的SO2、NOx及可吸入性颗粒物来源于燃煤电厂,此外电厂产生的各类废水,如脱硫废水等的达标处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燃煤电厂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在我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以限制和规范燃煤电厂的排污行为,针对燃煤电厂的排污标准也日趋严格,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燃煤电厂污染物尤其是可吸入性颗粒物、SO2、NOx、废水等的排放量,最终实现烟气超低排放和废水零排放。
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中可吸入性颗粒物(即细颗粒物)因粒径较小、难荷电、难润湿等特点很难通过传统的静电除尘、布袋除尘等手段去除完全,其烟气排放口的浓度仍可达30mg/m3,远高于10mg/m3的超低排放标准。目前,细颗粒物团聚强化除尘技术是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烟气颗粒物浓度优于国家标准,可达到5mg/m3以下。团聚除尘技术通过化学团聚方法控制燃煤细颗粒物的排放,在不改变现有除尘设备和参数、不增加大型设备的前提下,可在线施工与安装,安装位置灵活、施工周期短,不影响电厂/水泥厂的正常运行与生产;团聚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工业水,无废水排放,无二次污染。
目前,团聚液的配制都是将固态团聚剂、液态团聚剂和水加入混合罐内搅拌混匀。但是,固态团聚剂加入过程中,罐内的水蒸气会聚集凝结在定量桶和下料管壁上,固态团聚剂遇到该部分凝结水滴会粘结在定量桶和下料管上,不仅影响下料精度,而且有堵塞下料管的风险。另外,固态团聚剂粉末遇水极易形成球状难溶物(常称为“鱼眼”):当固态团聚剂粉末加入水中时,粉末团表面的固态团聚剂粉末遇水溶化后粘度很大,固态团聚剂粉末相互粘结在一起,形成不透水的膜包裹在粉末团表面,进而阻止水进入粉末团内部,从而形成球状难溶物。球状难溶物的密度与混合溶液密度相差不大,球状难溶物弥散在溶液中,难以去除,从而影响团聚液的配制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团聚剂乳化装置及采用该团聚剂乳化装置的团聚液配制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团聚剂乳化装置,包括乳化罐和固料斗,所述乳化罐具有固态团聚剂加入口、第一注水口和乳化液出口,所述乳化罐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固态团聚剂加入口通过并联布置的多个下料管路与所述固料斗的卸料口连通,每一所述下料管路上设有一个缓存罐及沿料流方向分列于所述缓存罐两侧的两个切换控制阀。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团聚剂乳化装置还包括旋转给料阀,所述旋转给料阀的出口端通过供料管与所述固态团聚剂加入口连通,各所述下料管路的出口端均与所述旋转给料阀的入口端连通。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供料管连接有加热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1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碱玻纤加捻纱原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用料液搅拌桨及搅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