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油、收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1386.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川;王爱法;王爱军;曾庆伟;刘海涛;刘洪林;兰成刚;刘小明;雷小荣;贺光明;徐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泵 射流器 出口管线 排出装置 回收罐 罐体 连通 本实用新型 进口管线 收水装置 下部接头 吸入装置 油气集输 扩散管 收缩管 吸液口 石油工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油、收水装置,属于石油工业油气集输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具有罐体的回收罐,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中部接头和下部接头;具有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的回收泵;连接在所述回收泵的所述进口管线和所述下部接头之间的回收泵吸入装置;连接在所述回收泵的所述出口管线和所述中部接头之间的回收泵排出装置;所述回收泵排出装置包括射流器,所述射流器的收缩管与所述回收泵的所述出口管线连通,所述射流器的扩散管与所述中部接头连通,所述射流器的吸液口对外开放;以及与所述回收罐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连通的回收罐排出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油、收水时,避免了人工灌泵,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油气集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气集输联合站的收油池、干化池的收油、收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生产现场,油气集输联合站内所有排污及站外单井洗井、放压、溢流的污水、污油均通过管线或罐车拉运方式排入收油池,经收油池沉降后进入干化池,同时收油池、干化池与污水沉降罐连通,污水沉降罐对污水污油进行进一步回收。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地面安装螺杆泵或离心泵等方式将收油池、干化池中的污油污水泵入污水沉降罐中。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安装在螺杆泵或离心泵伸入收油池、干化池的进口管线上的单流阀或多或少均存在内漏问题,造成每次启运都需要人工灌泵,使进口管线充满水后才能正常启运,而人工灌泵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收油池或干化池、且无需人工灌泵的收油、收水装置。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收油、收水装置,包括:
具有罐体的回收罐,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中部接头和下部接头;
具有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的回收泵;
连接在所述回收泵的所述进口管线和所述下部接头之间的回收泵吸入装置;
连接在所述回收泵的所述出口管线和所述中部接头之间的回收泵排出装置;所述回收泵排出装置包括射流器,所述射流器的收缩管与所述回收泵的所述出口管线连通,所述射流器的扩散管与所述中部接头连通,所述射流器的吸液口对外开放;以及
与所述回收罐的所述罐体的顶部连通的回收罐排出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收油、收水装置还包括:
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射流器的所述吸液口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七活接头、第四软管、第八活接头、吸液接头和过滤网;
所述第七活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射流器的所述吸液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吸液接头上的浮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回收罐还包括第一U型管;
所述第一U型管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
且所述第一U型管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还设置有放空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回收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接头;
所述底部接头朝向外部的一端上设置有排污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回收罐的所述罐体的下部还开设有人孔和连接在所述人孔上的人孔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1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润土携岩泥浆净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石油地质录井洗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