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路组件和饮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1706.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5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王永平;昂永程;许志乐;冯丰;罗景开;陈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6 | 分类号: | A47J31/46;A47J31/44;A47J31/56;A47J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管 水泵 控制装置 出水管 加热功率 电连接 水箱 出水水温 水路组件 本实用新型 控制水泵 流量控制 饮水装置 饮用热水 用户需求 出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路组件,包括:水箱、加热管、水泵、出水管和控制装置;加热管与水箱相连通;水泵与加热管相连通;出水管与加热管相连通;其中,加热管和水泵位于水箱和出水管之间;控制装置分别与加热管和水泵电连接,以通过控制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和/或水泵的流量控制出水管的出水温度。控制装置与加热管电连接,以控制加热管的加热功率;控制装置同时与水泵电连接,以控制水泵的流量;控制装置通过精确调节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和/或水泵的流量,最终实现对出水水温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出水水温符合用户需求,满足用户对饮用热水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路组件和饮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饮水机常见的加热方式有热罐加热,沸腾胆加热和即热管加热,其中即热管加热饮水机由于具有即热即用的特点,且从根本上杜绝了千滚水的问题,因而最为符合用户的热水使用需求。
传统即热管加热的饮水机的水路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汽的排气方法分为机内排气和机外排气两种,机内排气会使机身局部过热,有烫伤用户的风险,而机外排气一般选择从出水口排气,在局部水温过高产生的水蒸气过度时,会产生排气不顺畅,造成负压而出现断流或造成过压而出现出水喷射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水路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饮水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路组件,包括:水箱、加热管、水泵、出水管和控制装置;加热管与水箱相连通;水泵与加热管相连通;出水管与加热管相连通;其中,加热管和水泵位于水箱和出水管之间;控制装置分别与加热管和水泵电连接,以通过控制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和/或水泵的流量控制出水管的出水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水箱、水泵与出水管之间通过加热管连通,加热管与水泵位于水箱和出水管之间,形成水箱到出水管的加热水路,水泵用以将水箱中存储的水运送到出水管,加热管可以在水泵把水从水箱运送到出水管的过程中对水路中的水进行即时加热,使水箱中的水在通过水路到达出水管的过程中完成升温;控制装置与加热管电连接,以控制加热管的加热功率;控制装置同时与水泵电连接,以控制水泵的流量;控制装置通过精确调节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和/或水泵的流量,最终实现对出水水温的精确控制,从而保证出水水温符合用户需求,满足用户对饮用热水的需要。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水路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组件还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显示面板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接收第一预设温度并显示;显示面板接收到第一预设温度后将第一预设温度发送给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根据第一预设温度设定加热参数以控制水温;第一预设温度可以是用户通过显示面板设定的出水水温,也可以是设备预存的,通过显示面板展示给用户,供用户选择的健康饮水温度等;而且通过将第一预设温度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可以使用户随时了解当前设定的出水水温,并根据自身需要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组件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水箱的出水端,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以检测水箱的出水端的第一温度,并将第一温度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第一温度和第一预设温度控制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和/或水泵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1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