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1880.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7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星欣磊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2 | 分类号: | B24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毛刺单元 去毛刺 自动去毛刺装置 本实用新型 液压伸缩杆 推料单元 整机底座 吹气孔 毛刺 过程产生 送料气缸 推料气缸 半圆刀 刀头处 上方孔 送料杆 推料杆 右侧孔 去除 电机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推料单元、第一去毛刺单元、第二去毛刺单元和第三去毛刺单元,所述第一去毛刺单元、第二去毛刺单元和第三去毛刺单元均安装在整机底座上方,所述推料单元位于整机底座的一侧,所述推料气缸通过液压伸缩杆与推料杆连接,所述送料气缸通过液压伸缩杆与送料杆连接,所述第一去毛刺单元、第二去毛刺单元和第三去毛刺单元均由去毛刺电机、半圆刀和吹气孔组成。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依次完成去除左侧孔、右侧孔以及上方孔的毛刺,并同时通过设置在刀头处的吹气孔吹去去毛刺过程产生的浮毛,最终完成多道工序的去毛刺操作,实现了去毛刺工序的自动化,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车工铣工加工出来的零件,多半会有毛刺在交叉孔或者边缘位置,为了让零件符合使用要求,以及表面处理要求,在初步加工完之后还会有去除交叉孔以及去除表面毛刺等工艺处理过程,圆方管体大多有三个交叉孔,且孔径大小不同,先要分三次刮各方向的毛刺,最后使用吹风设备吹除毛孔内毛刺和杂物,完成最终工序。
然而现有的自动去毛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去毛刺过程中除了耗费劳动力进行除毛刺工作还耗费了大量的搬运运输时间,使去毛刺效率低下,而且依赖纯手工作业,使产品的去毛刺效果一致性得不到保证,除去的效果一般,也给作业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包括推料单元、第一去毛刺单元、第二去毛刺单元和第三去毛刺单元,所述第一去毛刺单元、第二去毛刺单元和第三去毛刺单元均安装在整机底座上方,所述推料单元位于整机底座的一侧,所述整机底座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零件滑动槽,且零件滑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送料单元,所述推料单元由振盘、推料气缸和送料气缸组成,所述振盘内部设置有待去毛刺零件,所述振盘外表壁一侧通过送料导轨与零件滑动槽连接,所述推料气缸通过液压伸缩杆与推料杆连接,所述送料气缸通过液压伸缩杆与送料杆连接,所述第一去毛刺单元、第二去毛刺单元和第三去毛刺单元均由去毛刺电机、半圆刀和吹气孔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料气缸和送料气缸两者之间相互垂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送料单元的外径与零件滑动槽的内径大小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去毛刺电机通过转轴与半圆刀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吹气孔位于半圆刀的一侧,且吹气孔的内部为金属软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置的三个去毛刺单元,可以在一个装置上依次完成去除左侧孔、右侧孔以及上方孔的毛刺,并同时通过设置在刀头处的吹气孔吹去去毛刺过程产生的浮毛,最终完成多道工序的去毛刺操作,实现了去毛刺工序的自动化,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零件滑动槽之间的宽度与零件的底部宽度对应,能够使得零件滑动槽限定零件只能沿零件滑动槽水平长度方向上进行移动,避免了零件发生晃动或者偏移的现象,同时零件滑动槽宽度可根据零件底部尺寸大小进行调节,满足了不同零件去毛刺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星欣磊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星欣磊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1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餐具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