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阴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2770.0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4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广;周东珊;潘清;王金泉;钟诚;王骝;尤陈刚;黄慧;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3 | 分类号: | E04F13/073;E04F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金玺 |
地址: | 31000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面板 阴角 阴角立柱 阴角组件 收边条 本实用新型 侧面延伸 适配 拼接 两边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阴角组件,包括:框架阴角立柱,位于框架的阴角处,其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墙面板和第二墙面板,所述第一墙面板的正面和所述第二墙面板的正面相接形成墙面板阴角;阴角收边条,其第一端面上具有与所述框架阴角立柱相适配的卡槽,其第二端面位于所述墙面板阴角处,其向侧面延伸有第一阴角面和第二阴角面,所述第一阴角面和所述第二阴角面之间的角度与所述墙面板阴角的角度相同。通过阴角收边条对第一墙面板和第二墙面板进行连接,无需专业的技术人员,即可完成第一墙面板和第二墙面板的拼接,方便用户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阴角组件。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装修中,设置在框架上的墙面板在阴角处需要实现两块墙面板的连接,一般可以直接连接,即切割阴角处的两块墙面板的端面,使墙面板的端面呈45°角之后可直接进行连接,但这种方法需要熟练的技术工进行切割,操作复杂,不适于装配式装修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框架阴角处两块墙面板直接连接的方法操作复杂,不适于装配式装修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阴角组件,包括:
框架阴角立柱,位于框架的阴角处,其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墙面板和第二墙面板,所述第一墙面板的正面和所述第二墙面板的正面相接形成墙面板阴角;
阴角收边条,其第一端面上具有与所述框架阴角立柱相适配的卡槽,其第二端面位于所述墙面板阴角处,其向侧面延伸有第一阴角面和第二阴角面,所述第一阴角面和所述第二阴角面之间的角度与所述墙面板阴角的角度相同。
可选地,上述框架阴角组件中:
所述框架阴角立柱,其截面为正方形,其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墙面板,且其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一墙面板的背面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上;其相对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墙面板,且其第三面位于所述第二墙面板的背面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上。
可选地,上述框架阴角组件中,所述阴角收边条包括:
第一侧板,平行于所述框架阴角立柱的第四面设置,其一侧紧贴所述框架阴角立柱的第四面;
第二侧板,平行于所述框架阴角立柱的第二面设置,其一侧紧贴所述框架阴角立柱的第二面,其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个端面连接形成所述卡槽;
连接板,呈L型,其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一侧板所在的平面上,且其第一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处连接;其第二面的边缘位于所述墙面板阴角处,且延伸有所述第一阴角面和所述第二阴角面。
可选地,上述框架阴角组件中:
所述阴角收边条,其第二侧板固定于所述框架阴角立柱的第二面上。
可选地,上述框架阴角组件中,还包括:
阴角支撑板,其内表面的一侧与所述框架阴角立柱的第一面连接,其内表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墙面板的背面连接。
可选地,上述框架阴角组件中,还包括:
固定柱,沿所述框架阴角立柱方向设置于所述框架阴角立柱和所述第二墙面板之间,其截面呈长方形,其第一宽面紧贴所述框架阴角立柱的第二面,其第一长面位于所述第二墙面板的背面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上;
所述第二墙面板,其靠近所述固定柱的一侧成型有与所述固定柱适配的限位槽。
可选地,上述框架阴角组件中,还包括:
墙面卡件,其内表面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柱的第一长面连接,其内表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墙面板的背面连接。
可选地,上述框架阴角组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2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