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护板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3979.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1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肖龙胜;刘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鸿钧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4 | 分类号: | B29C43/04;B29C43/34;B29C4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板 搅拌腔 模具 生产装置 散热器 保证 本实用新型 电动伸缩杆 振动棒 左腔 成型 传送带表面 磁性连接 底部连接 模具内部 液体凝结 液体形成 整体效果 左腔上部 传送带 导热棒 集热器 均匀性 美观度 上端 放入 压平 右腔 接管 外部 损害 吸收 环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护板的生产装置,包括左腔和右腔,所述左腔上部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底部两侧连接连接管,所述左腔上端连接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底部连接振动棒,所述振动棒位于模具两侧,所述搅拌腔外部一侧设有散热器且散热器通过导热棒与集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板材的均匀性,可将对护板压平成型时的热量进行吸收,可避免搅拌腔中液体凝结,减少热量的损害,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可将护板模具与传送带进行磁性连接,可保证护板模具准确的放入到传送带表面,保证了生产装置中各环节的准确进行,可对护板模具进行振动,保证护板模具内部液体的均匀分布,保证了液体形成后的整体效果,保证了护板成型后的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下护板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护板是根据各种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引擎防护装置,其设计首先是防止泥土包裹发动机,其次是为了行驶过程中防止由于凹凸不平的路面对发动机造成撞击而造成发动机的损坏。通过一系列设计达到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避免出行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发动机损坏的汽车抛锚。
护板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对计量的严格把控,造成护板之间的厚度不一,给护板的牢固度产生影响,且对护板原料造成浪费,护板的成型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造成热量的浪费,缺乏对热量的吸收,给能源造成浪费,在放置模具时,难以保证将模具放置到固定位置,无法保证液体在模具内部均匀性,给实际的生产产生偏差,降低了生产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上下护板的生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护板的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可对加入到护板模具中的液体计量进行控制,保证了护板成型后板材的厚度,保证了板材的均匀性,可将对护板压平成型时的热量进行吸收,将热量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散热器释放到搅拌腔中,可避免搅拌腔中液体凝结,减少热量的损害,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可将护板模具与传送带进行磁性连接,可保证护板模具准确的放入到传送带表面,保证了生产装置中各环节的准确进行,可对护板模具进行振动,保证护板模具内部液体的均匀分布,保证了液体形成后的整体效果,保证了护板成型后的美观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上下护板的生产装置,包括左腔和右腔,所述左腔位于右腔一侧且左腔与右腔固定连接,所述左腔和右腔底部均连接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部设有模具,所述左腔上部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底部两侧连接连接管,所述左腔上端连接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底部连接振动棒,所述振动棒位于模具两侧,所述右腔上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下部设有压板且压板通过伸缩杆与气缸连接,所述气缸上部一侧设有集热器且集热器通过导热棒与吸热板连接,所述搅拌腔外部一侧设有散热器且散热器通过导热棒与集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腔底部连接电机,所述搅拌腔内部设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通过计量控制器与搅拌腔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开关阀。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表面和模具底部均设有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内部设有吸热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上下护板的生产装置,采用设置计量控制器和开关阀,可对加入到护板模具中的液体计量进行控制,保证了护板成型后板材的厚度,保证了板材的均匀性。
2、通过设置散热器、集热器和吸热板,可将对护板压平成型时的热量进行吸收,将热量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散热器释放到搅拌腔中,可避免搅拌腔中液体凝结,减少热量的损害,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3、由于设置磁铁,可将护板模具与传送带进行磁性连接,可保证护板模具准确的放入到传送带表面,保证了生产装置中各环节的准确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鸿钧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鸿钧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39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