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体黑臭治理及水质提升的潜水式生态修复水立方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6932.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3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悦波;姚竣耀;刘才群;罗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竣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杨文晰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沉水植物 生态修复 生物填料 潜水式 植入 光源 微生物 光合作用 水生植物 水体生态系统 本实用新型 氮磷营养盐 降解污染物 微生物菌剂 水质 水体自净 网状骨架 自然光照 侧表面 上表面 立面 外接 吸收 治理 生长 补充 种植 转化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体黑臭治理及水质提升的潜水式生态修复水立方,包括沉水植物、网状骨架、沉水植物种植界面、植入有微生物的生物填料、光源等装置;沉水植物分别生长于系统上表面和四周侧表面,充分利用水体立面空间,增加植物与水体的接触作用面积;外接光源补充自然光照不足,生物填料中植入微生物菌剂,利用微生物吸收、转化、降解污染物,提高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作用,消除水体黑臭,建立水体生态系统,恢复及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水库、河口和海湾黑臭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的潜水式生态水立方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污染日益加剧,城市中大量的河流已呈黑臭或富营养化状态,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因此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富营养化的河流、湖泊、水库,可采用每年有计划地收割沉水植物的方式转移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对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起到积极作用;此外,沉水植物给水生动物提供更多的生活栖息和隐蔽场所,植物幼嫩部分又可供水生动物摄食,还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净化水质,扩大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改善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因此,沉水植物在水生态修复尤其是提高水的透明度及景观营造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目前沉水植物净化河道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一般种植需在河道排水、清淤后进行人工栽培,成本较高;2)栽培方式有抛种、抛苗、扦插等,在河道存量或增量污染超过其纳污及耐污能力的范围之后,其维护及成本要求高,在行洪河道或季节性河、湖等不适宜该种植方式;3)沉水植物对于硬化河床不适宜生长;4)植物根系易被底栖水生动物及水流破坏;5)在城市重污染水体中,高含量的悬浮物不仅会显著降低水体透明度,并且悬浮物在沉水植物表面附着,受光照的限制,会严重影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抑制沉水植物正常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沉水植物的治理效果并带来次生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沉水植物、生物填料组成的模块化生态水立方系统,用于河道污染生态治理,既可在常水位条件下根据河道、湖泊底部性状和宽度进行模块化安装和收割,也可应用于底部浆砌或无软底泥的水系,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体黑臭治理及水质提升的潜水式生态修复水立方,包括沉水植物、生物填料、沉水植物种植界面和网状骨架。
其中,网状骨架和沉水植物种植界面依次包裹于生物填料外侧(即沉水植物种植界面包裹于生物填料外侧,网状骨架包裹于沉水植物种植界面外侧),沉水植物种植于由无机生物填料构成的沉水植物种植界面内,并穿过网状骨架与水体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竣耀,未经姚竣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6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