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建筑用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0528.8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7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青;李晓义;果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檀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6 | 分类号: | E04B7/16;E04B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刘美甜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材 空心墙体 顶面 移动建筑 支撑架 屋顶 滑轮 轨道 本实用新型 框架入口 框架设置 漏水问题 内部设置 开合 配重 两边 贯通 移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建筑用屋顶,包括顶面主材、主材支撑架、框架和空心墙体;框架设置于空心墙体的一侧,框架和空心墙体内部设置有轨道,轨道贯通;顶面主材安装在主材支撑架内,主材支撑架两边设置滑轮,滑轮与轨道相配合,实现顶面主材位置的移动;顶面主材在空心墙体侧的边上设置配重,其宽度大于框架入口端的宽度。该移动建筑用屋顶,其能实现整体开合,或部分打开,操作简便,不会有漏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建筑用屋顶。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建筑的屋顶多为整体设计,不能满足用于旅游类住宿的要求。譬如人们旅游时有夜观星空的意愿时,只能到屋外观赏,虽然现有移动建筑的部分屋顶能实现局部的可开合,但是其开合不便,且开合部位易出现漏水问题,均导致此种结构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建筑用屋顶,其能实现整体开合,或部分打开,操作简便,不会有漏水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建筑用屋顶,包括顶面主材、主材支撑架、框架和空心墙体;
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空心墙体的一侧,所述框架和所述空心墙体内部设置有轨道,轨道贯通;所述顶面主材安装在主材支撑架内,所述主材支撑架两边设置滑轮,所述滑轮与轨道相配合,实现顶面主材位置的移动;
所述顶面主材在所述空心墙体侧的边上设置配重,其宽度大于框架入口端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框架远离空心墙体侧设置有卡扣,用于与所述顶面主材形成密封。
进一步,纵向上,所述框架远离所述空心墙体侧的边较低。
进一步,所述顶面主材最先出空心墙体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止动装置,当顶面主材沿轨道移动到预设位置时,扳动止动装置,顶面主材位置固定;当需让顶面主材继续移动位置时,解除止动装置,滑轮沿轨道移动。
进一步,所述空心墙体与所述框架的相交处设置有密封保温层。
进一步,所述框架的外侧设置有卡件,用于加固顶面主材与框架的连接,防止雨水渗入。
进一步,所述轨道在所述框架与所述空心墙体的相交处为弧形。
该移动建筑用屋顶能快速实现整体开合,操作简便,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建筑用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建筑用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移动建筑用屋顶,包括顶面主材1、主材支撑架2、框架3和空心墙体4;框架3设置于空心墙体4的一侧,框架3和空心墙体4内部设置有轨道5,轨道5贯通;顶面主材1安装在主材支撑架2内,主材支撑架2两边设置滑轮6,滑轮6与轨道5相配合,实现顶面主材1位置的移动;顶面主材1在空心墙体4侧的边上设置配重7,其宽度大于框架3入口端的宽度。
使用时,使用人力或利用电机将顶面主材1从空心墙体4中抽出,而后固定在框架的相对边上,屋顶形成。为了美观的需要,框架可设计成不同形状。
实际使用时,为了将顶面主材1固定在框架3上,框架3远离空心墙体4侧设置有卡扣,用于与顶面主材1形成密封。
为了方便雨水流出,纵向上,框架3远离空心墙体4侧的边较低,屋顶形成坡面,方便雨水落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檀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檀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0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