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入式引流管气密性检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0882.0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5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榜;毛艳青;孙亚辉;邢爱祖;郭腾达;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气密性检验装置 连接管路 插入式 本实用新型 气源接口 保压阀 气嘴 底座 气密性检测设备 气压检测装置 封堵装置 检验装置 控制连接 布气管 负压源 气密性 压力源 封堵 通断 开口 检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插入式引流管气密性检验装置。插入式引流管气密性检验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与引流管上的气嘴连接的连接管路,底座上设有用于封堵引流管的布气管上的与相应气嘴对应的开口的封堵装置,连接管路具有用于与负压源或压力源连接的气源接口和用于控制连接管路通断的保压阀,连接管路上于保压阀的远离气源接口的一侧设有气压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检验装置能够对引流管的气密性进行检验,效率高,可靠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入式引流管气密性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煤矿山等领域中,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往往需要对井下的瓦斯进行抽放并通过管路输送到设定的目的地,在瓦斯抽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应的测量仪对管路中的气体进行检测,然而由于周围环境的限制,往往无法直接将测量仪与对应的管路连接,此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引流装置。
授权公告号为CN202710580U,授权公告日为2013.01.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插入式取气引流管装置,该装置包括取气管,取气管的插接端处套设有转接套,另一端固定装配有用于与对应的测试仪连接的气嘴座,气嘴座上固定装配有四个气嘴,具体包括了三个口径为φ6和一个口径为φ8的气嘴,用于与测量仪上对应的气接头连接,每个气嘴的进气端分别连接有导管,导管位于取气管中,取气管的前端还设有布气管,布气管包括四个与气嘴对应的开口,每个导管远离对应气嘴的一端均与该布气管导通连接。
插入式引流管是安装在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管道内,用于采集管道内瓦斯气体压力、温度、流量、浓度等信息,并将其导入对应仪器的一种引流装置,从而实现对瓦斯抽放管道的实时监测。对于能否实时、准确的采集瓦斯管道内的各种监测信息,并确保采集过程中无瓦斯气体泄漏的风险,引流管的密封性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保证出厂的引流管全部达到严密性要求显得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式引流管气密性检验装置,能够对引流管的气密性进行检验,效率高,可靠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插入式引流管气密性检验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插入式引流管气密性检验装置,所述检验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与引流管上的气嘴连接的连接管路,底座上设有用于封堵引流管的布气管上的与相应气嘴对应的开口的封堵装置,连接管路具有用于与负压源或压力源连接的气源接口和用于控制连接管路通断的保压阀,连接管路上于保压阀的远离气源接口的一侧设有气压检测装置。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装置中设置有底座,提高了集成度,使各组件都能集成安装在底座上,在底座上设置有对布气管的封堵装置,能够保证引流管一端的密封性,连接管路能够连接气管向引流管内泵气或抽成真空状态,与保压阀配合能够在引流管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压力环境,若出现泄漏,则气压检测装置则会通过直观的读数来提示技术人员引流管的气密性达不到要求,检测过程需要进行操作的步骤少,效率高,并且通过设置封堵装置及气压检测装置,提高了检验的可靠性。
2、在1的基础上,所述检验装置还包括对引流管进行夹持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对引流管的布气管进行支撑的第一夹持部和对远离引流管的插接端一端用于对引流管的外周面进行支撑的第二夹持部。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装置中设置有对引流管进行夹持的夹持部,保证了在检测过程中因为气源产生的振动来影响引流管的稳定性,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分别在引流管的布气管和远离布气管的一侧进行支撑,两个支撑点能够保证对引流管的支撑效果。
3、在2的基础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布气管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与引流管的插接端外周面轮廓吻合用于容纳所述插接端的安装槽,第一夹持部由所述安装槽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0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