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业生产用铝锭冷却井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3679.9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飞扬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12 | 分类号: | B22D7/12;B22D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井 铝锭 安装腔 冷水管 铝业 本实用新型 冷水支管 内部设置 外壁 温度检测装置 固定连通 冷却效率 上端固定 生产技术 出水管 掉落 井内 下料 连通 打捞 冷却 地表 贯穿 生产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业生产用铝锭冷却井,包括冷却井本体,所述冷却井本体位于地表以下,所述冷却井本体左侧设置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设置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外壁一侧固定连通有冷水支管,所述冷水支管远离冷水管的一端贯穿冷却井本体且延伸至冷却井本体内部,所述冷却井本体右侧设置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冷却井本体外壁右侧上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冷却井本体底部放置有打捞网,本实用新型涉及铝业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铝锭冷却井冷却效率低,容易出现铝锭冷却不均的情况,不方便下料,不方便收集掉落的铝锭,不便于掌握井内温度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业生产用铝锭冷却井。
背景技术
铝锭冷却井是用于铝锭冷却的装置,通常是在井内灌满水,然后将铝锭浸入井中进行冷却,但现有的铝锭冷却井中的冷却水是死水,这样一来对铝锭的冷却效果就很低,冷却速度很慢,而且由于井体存在一定的深度,必然会造成不同深度的水温温差,而且受到铝锭冷却的先后顺序不同,必然会出现出现铝锭冷却不均的情况,不便于掌握井内温度,这样一来,不仅所有铝锭冷却时间难以估算,铝锭冷却质量也不敢保证,由于冷却井的内壁是比较光滑的,也不方便下料,另外一旦有个别铝锭掉落在井底,也不方便收集掉落的铝锭,收集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和收获不成正比。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业生产用铝锭冷却井,解决了现有的铝锭冷却井冷却效率低,容易出现铝锭冷却不均的情况,不方便下料,不方便收集掉落的铝锭,不便于掌握井内温度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业生产用铝锭冷却井,包括冷却井本体,所述冷却井本体位于地表以下,所述冷却井本体左侧设置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设置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外壁一侧固定连通有冷水支管,所述冷水支管远离冷水管的一端贯穿冷却井本体且延伸至冷却井本体内部,所述冷却井本体右侧设置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部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冷却井本体外壁右侧上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冷却井本体底部放置有打捞网,所述打捞网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有提拉钢丝,所述提拉钢丝远离打捞网的一端连接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外壁远离冷却井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卷线轮的一端通过从动皮带轮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支架一端通过主动皮带轮固定连接有提拉电机,所述冷却井本体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料轨,所述冷却井本体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三安装腔内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外壁一侧与第三安装腔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外壁另一侧贯穿冷却井本体且延伸至冷却井本体内部,所述箱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外表面传动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搅拌电机的一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冷却井本体的内部,所述转轴延伸至冷却井本体内部的一端外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齿。
优选的,温度检测装置最少设置有2个,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测温端均贯穿冷却井本体且延伸至冷却井本体内部。
优选的,冷却井本体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污管。
优选的,冷却井本体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优选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部空隙均填充有保温介质。
优选的,冷却井本体顶部一侧设置有提示灯,所述提示灯输出端与温度检测装置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业生产用铝锭冷却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飞扬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飞扬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3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