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液化气瓶智能限充阀门的防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4050.6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陈才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镔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4 | 分类号: | F17C13/04;F16K35/02;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智能 阀门 防拆卸装置 柱状本体 钢球 液化气瓶 侧壁 角阀 间隙配合方式 本实用新型 钢球安装孔 阀门技术 非法拆装 钢瓶阀座 环形沟槽 活塞导向 内部空腔 内部中空 气体推动 缩回 导气孔 限位板 上端 螺纹 拔出 充气 弹簧 卡簧 外壁 下柱 限位 阻挡 认证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液化气瓶智能限充阀门的防拆卸装置。柱状本体以其内部空腔作为活塞导向孔,其上端设连接智能限充阀门的螺纹,内部以间隙配合方式装有活塞;活塞与限位板之间装有弹簧;活塞内部中空,外壁上开设环形沟槽;在柱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沟槽对应的钢球安装孔,内设的钢球被卡簧限位不会脱落;柱状本体上设置贯穿侧壁的导气孔。本装置能配合智能限充角阀安装在钢瓶阀座中,正常使用状态下柱状本体上的钢球半露在外起到阻挡作用。只有经认证的充气操作条件下,才能由通过智能限充角阀中限充组件的气体推动活塞让钢球缩回沟槽,让智能限充阀门可以连同防拆卸装置一并被拔出,避免非法拆装、充注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化气瓶智能限充阀门的防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瓶装液化气由液化气储配站(以下简称液化气站)分配到各家各户,作为家庭灶具的供气源,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是在炼油厂和几个工业城市使用,现已发展到乡镇农村。液化气属于一种危险气体,老百姓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爆炸、中毒事件。国家对液化气瓶充装、流通、使用各关键环节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为防止钢瓶(及阀门)超期服务、非法充装等情况发生,现已有关于液化气瓶的智能限充阀门研发成果。在该阀门中设置了相互配合的驱动组件与限充组件,和相配套的开阀工具配套使用才能将阀门打开,实现定点充装、专瓶专用。还能通过在限充阀门中设置RFID芯片对钢瓶进行智能化管理,防止钢瓶超期服务、非系统钢瓶错误充装等情况发生。
目前使用的液化气钢瓶均为按国家标准制造的焊接钢瓶,在钢瓶的上端焊接有钢瓶阀座。智能限充阀门的下端与钢瓶阀座之间通过国标规定的锥螺纹联结并密封。因此,仍会存在将智能限充阀门从液化气钢瓶上拆除,换成普通角阀继续非法充装的可能性。如能设置防拆装装置避免智能限充阀门被拆除,将能有效避免非法拆装、充装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液化气瓶智能限充阀门的防拆卸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液化气瓶智能限充阀门的防拆卸装置,包括柱状本体;在柱状本体的上端设置连接螺纹,用于固定至智能限充阀门的下端;柱状本体以其内部空腔作为活塞导向孔,并以间隙配合方式装有一个能自由滑动的活塞;活塞导向孔的中部设活塞限位台阶,下端设带有通孔的限位板,限位板与活塞之间装有一个弹簧;活塞内部呈中空,其外壁上开设环形沟槽;在柱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活塞上沟槽对应的钢球安装孔,钢球安装孔的边缘处设卡簧槽;钢球安装孔中设置钢球,钢球被装于卡簧槽中的卡簧限位不会脱落;柱状本体上设置贯穿侧壁的导气孔,当活塞与活塞限位台阶相接时,导气孔被活塞封堵,钢球被挤出沟槽且半露于柱状本体外侧;当活塞下行弹簧被压缩时,导气孔与活塞导向孔上部的空腔导通,且钢球能被容纳在沟槽内不露出于柱状本体。
本实用新型中,智能限充阀门的下端设内凹的沉孔,柱状本体的上端通过外螺纹装于沉孔中;柱状本体外侧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智能限充阀门下端的锥螺纹最小径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中,在柱状本体上设置贯穿其侧壁的卸压孔,卸压孔与柱状本体上的钢球安装孔及活塞外壁的沟槽相联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塞上的沟槽的下部为斜锥面。
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的中空内腔下端设台阶沉孔,所述弹簧的上端位于台阶沉孔中。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板按下述任意一种方式安装在柱状本体下端:
(1)在柱状本体的下端设台阶沉孔,限位板装在台阶沉孔中并收口铆合实现固定;
(2)在柱状本体的下端设台阶沉孔和弹性挡圈安装槽,将限位板装在台阶沉孔中并由弹性挡圈实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镔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镔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4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液体槽车充装管路余液回收装置
- 下一篇:车用LNG气瓶铝合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