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面金属为银的瞬态电压抑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7324.7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4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余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傲威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2 | 分类号: | H01L23/492;H01L2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韩国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镍银 瞬态电压抑制器 压焊 背面金属层 正面金属层 芯片本体 金属层 金属 极板 制作 本实用新型 金属层表面 寄生电容 正面极板 铝硅铜 焊锡 铝铜 背面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正面金属为银的瞬态电压抑制器,包括芯片本体,芯片本体的正面金属层采用铝铜或铝硅铜制作,背面金属层采用钛镍银制作,其中,正面金属层上具有附加金属层,附加金属层采用钛镍银制作。正面钛镍银中银的厚度大于3μm。附加金属层表面通过压焊连接正面极板,背面金属层表面通过压焊连接背面极板。该瞬态电压抑制器的正面金属为钛镍银,可以通过焊锡直接与极板压焊在一起,接触面积较大,能起到更好的接触,寄生电容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尤其涉及一种正面金属为银的瞬态电压抑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TVS芯片正面金属一般为铝铜(ALCU)和铝硅铜(ALSICU),封装时通过打线的方式,将正面金属和封装体引脚连接。正面金属铝铜(ALCU)和铝硅铜(ALSICU)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芯片与引脚间的串联电阻高;
2、打线容易造成芯片内部损伤;
3、连接不牢固,容易造成接触不良;
4、寄生电容大。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面金属为银的瞬态电压抑制器,以保证接触良好,降低寄生电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正面金属为银的瞬态电压抑制器,包括芯片本体,芯片本体的正面金属层采用铝铜或铝硅铜制作,背面金属层采用钛镍银制作,其中,正面金属层上具有附加金属层,附加金属层采用钛镍银制作。
正面钛镍银中银的厚度大于3μm。
附加金属层表面通过压焊连接正面极板,背面金属层表面通过压焊连接背面极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瞬态电压抑制器的正面金属为钛镍银,可以通过焊锡直接与极板压焊在一起,接触面积较大,能起到更好的接触,寄生电容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瞬态电压抑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瞬态电压抑制器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正面金属为银的瞬态电压抑制器包括芯片本体1,芯片本体的正面金属层2采用铝铜或铝硅铜制作,背面金属层3采用钛镍银制作,其中,正面金属层上具有附加金属层4,附加金属层采用钛镍银制作。正面钛镍银中银的厚度大于3μm。附加金属层表面通过压焊连接正面极板5,背面金属层表面通过压焊连接背面极板6。
该瞬态电压抑制器的制作工艺与一般设计的区别在于,接触孔刻蚀之前的工艺步骤一致,接触孔刻蚀后的工艺步骤有所不同,如图2,接触孔刻蚀后的工艺步骤如下:
1、清洗,去除硅表面的氧化层等;
2、AlSiCu溅射,金属总厚度一般4μm左右;
3、AlSiCu光刻,包含涂胶、曝光、显影过程;
4、AlSiCu刻蚀,采用湿法腐蚀;
5、去除光刻胶,采用湿法去除晶圆表面的光刻胶;
6、金属合金,温度保持400℃,持续时间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傲威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傲威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73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虚焊的半导体引线框架
- 下一篇:一种单条式半导体引线框架